中文  |  English
中国力学学会两位青托人才获得2017年国家优青支持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8日      来源:      分享:

    817日,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正式揭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众多项目中,人才类项目尤为引人关注。入选中国力学学会第一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冯立好、袁泉子两位老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共有8位老师获得本次优青资助,其中我学会占25%

  此次评审共有399项国家优青获得资助立项。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国家优青共有152家单位获得,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130万元/项。

    中国力学学会自2015年开始,连续两年均获得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资格,共择优支持了12名有潜力的青年力学人才。经过两年多的项目运作,通过导师制、力学大师面对面、青年学术沙龙、大师系列讲座、重大工程项目实践等品牌活动,扶持青年人才潜心研究和快速发展,我们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青托人才脱颖而出。


    冯立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流动控制、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在非定常复杂流动控制这一学科前沿,针对流动控制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2篇,包括发表在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3篇)、Physics of Fluids2篇)等Q1区论文15篇,SCI收录25篇,EI收录30篇,论文他引193次,SCI他引120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863”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0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Flow Control, Measurement & Visualization的编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及AIAA JournalExperiments in Fluids等十几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袁泉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微系统中的固-液界面动力学方面研究。紧密结合纳微系统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力学学科的学术前沿,围绕着纳微系统中的固液界面动力学研究方向,逐层深入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绩包括:一、从多尺度上揭示了电润湿中前驱膜的特性,得到了电场下“Huh-Scriven佯谬的首个解答,为电润湿研究提供了新的特征尺度;二、提出了电弹性毛细动力学的新概念,为纳微系统药物输送和MEMS驱动提供新方式;三、建立了统一描述微观和介观耗散机制的方法,揭示了粗糙表面的润湿动力学规律。从原子层次解决电润湿机理中的基础问题洞悉了液膜和固体表面的固液相互作用引进了新的特征尺度消除电润湿中电荷和应力奇异性。在JFMPRLJACSProc Roy Soc ANano Lett等国际力学、物理、化学领域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17篇,SCI他引超过400次,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A.K. Geim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教授、雒建斌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高华健教授、D.R. Paul教授等国内外同行的正面评价和数十次重点引用,为纳微系统中固液界面的力学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附件:2017年国家优青获得者名单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