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中国力学学会直隶总督署-白洋淀红色之旅教育行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25日      来源:      分享:

    2008918日,中国力学学会全体成员在学会党支部的组织下举行了“红色之旅爱国教育行”活动。学会一行17人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市中心的直隶总督署和位于保定市安新县的白洋淀革命老区。在这里,大家接受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到达直隶总督署。总督署修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是保存最好的清代省级官衙。曾经有77任官员留居于此,最大的管辖范围包括了整个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部分辽宁省、天津市等等一大片华北地区。官府前面是办公区,后面是内堂,保存着乾隆、光绪和慈溪的题匾,以及曾国藩在此工作生活的还原场景。整个庭院充满了浓浓的中国传统味道,好比在翻阅一部清代历史,使人深切感受到了清朝的盛衰过程。
19日来到了白洋淀景区,白洋淀这个美丽的淡水湖,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冀中平原上。大家坐着机船穿梭于繁茂的芦苇之间,在领略美丽的风光中也寻访着当年雁翎队的故事。只见烟波浩渺,绿水中漂浮着片片芦苇,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置身天下地上,有如人间仙境。船行将近1个小时,到达了荷花淀文化苑景区。驻足于雁翎队纪念馆,我们似乎又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雁翎队利用湖河港汊的有利地形,在六百多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上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虽然战争年代早已过去,但雁翎队员的英名代代流传,雁翎精神已成为白洋淀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大家参观学习的重要收获。    

纪念馆的后面是嘎子村,寻访了《小兵张嘎》原型之一的赵波的居所。从小就看过《小兵张嘎》的电影,对片中机智勇敢的小嘎子记忆犹新,正是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饱含深情的土地,怀抱赤子之心的斗士才孕育出这样日久弥新、青春永驻的艺术形象。白洋淀抗日战争的苦难岁月与硝烟战火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而承载这一记忆的是一幅幅发黄了的历史图片,是一件件当年雁翎队队员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日本侵略者的抬杆土枪。而就是这样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名字和一组组数字,使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游击战争的惨烈与悲壮;了解了当时的白洋淀四五百里水路作为当时日寇从天津到保定的运输线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重忆白洋淀,这段不能遗忘的历史,仿佛在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白洋淀,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它是一种机智灵活、勇于挑战、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它是一种大公无私、甘心奉献、舍家忘我的牺牲精神;它是一种艰苦奋斗、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团结精神!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