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第九届理事会第4次全体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来源:      分享:

2011821晚,在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4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哈尔滨华旗饭店召开。理事长胡海岩主持会议,副理事长洪友士、刘人怀、龙勉、卢天健、佘振苏、杨卫、张洪武、郑泉水、周哲玮,秘书长冯西桥,专职副秘书长杨亚政,副秘书长陶建军、王正道、周济福,常务理事韩杰才、黄晨光、黄风雷、黄培彦、姜宗林、亢一澜、李玉龙、李振环、刘桦、陆夕云、彭向和、申长雨、沈清、王建祥、吴林志、杨嘉陵、于起峰、翟婉明、詹世革、张伟、仲政,共计35人出席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和副主任孟庆国应邀出席。学会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列席会议。

 

会议就“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组织工作、分支机构换届、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2012)工作进展等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会议首先听取了杨亚政专职副秘书长关于“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有关学术工作的情况汇报。大会共收录论文2256篇,安排大会邀请报告9篇,出版论文摘要集、全文光盘和报告程序册。经学会办公室统计,会前注册人数已超过2300人。统计表明,注册代表中,有1/3以上代表是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还有近1/2代表是学生,这一方面体现了会议的学术权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力学队伍后继有人的繁荣景象。

随后,会议听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副校长关于大会会务工作的汇报。会务接待工作得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度重视,动员了全校各方面资源,从大会会场、代表用餐、住宿、医疗、交通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二、分支机构换届

负责组织工作的洪友士副理事长汇报了需要调整的分支机构的换届进展,并将201182组织工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提交常务理事会。经常务理事讨论,会议决定:

原则同意: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神经动力学专业组”和“随机动力学专业组”,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抗爆容器专业组”,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学科交叉与复杂环境试验方法专业组”。新设立这些专业组是相关专业委员会换届前提出的,因此,经征得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同意后执行。

考虑到与原有的“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学科特征与覆盖面的情况,不建议设立“结构与系统非线性专业委员会”。

通过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力学学报》编委会、Acta Mechanica Sinica编委会、《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会、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编委会、《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换届名单。

通过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专业组组长名单。

通过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更名申请,更名后的工作委员会名称为“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

三、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会议听取了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秘书长王建祥关于大会学术和外联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目前大会秘书处已向全球4000余位学者发出第一轮会议通知,投稿系统将于201191正式开放。在813-14日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IUTAM大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会议上,王建祥代表中方组织委员会汇报了有关会议的筹备情况,得到大会执行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洪友士副理事长汇报了大会宣传工作进展。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有:“中国学者参加IUTAM活动和申办ICTAM大会的历史情况介绍”与“IUTAMICTAM大会的历史沿革”材料的初稿;整理了第一批关于IUTAMICTAM大会的常见问题解答(FAQ),即将上网;完成大会中文宣传折页的设计印刷并在中国力学大会-2011上分发;利用中国科协八大期间召开的媒体见面会对世界力学家大会进行宣传,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媒体报道称“世界力学家大会在北京举办,首次给力中国”;在中国力学大会-2011召开期间,安排媒体见面会宣传中国力学大会和世界力学家大会;初步完成视频宣传短片的制作。并建议在此次力学大会期间,相关方面适时筹划“力学·成就·未来”“力学年2012”系列活动的相关事项。

学会办公室汤亚南副主任汇报了大会会务方面的工作进展:20116月顺利取得了中国科协关于召开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的批准文件;学会办公室经过与国家会议中心半年多的协商,完成了会场合同的签订;会场、会议网站、文集出版等工作有序进行。

 

杨亚政专职副秘书长汇报了有关大会资金筹备情况。由于国家会议中心价格等方面的原因,大会目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学会正在积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财政支持,以期将大会办好。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汲培文常务副主任表示,将积极支持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的召开,并建议会议结束后,形成有关学科发展和展望的报告总结,以增显会议成效。

四、其他事项

胡海岩理事长通报了第七届周培源力学奖、第十二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第八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奖项评选情况。

l  经中国力学学会全体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各省市力学学会及团体会员单位推荐,周培源力学奖评选委员会评选,周培源基金会批准,浙江大学杨卫院士获得第七届周培源力学奖。

l  第十二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经中国力学学会全体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推荐,常务理事会评选,最终向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为:郭旭(大连理工大学)、刘彬(清华大学)、季葆华(北京理工大学)。同时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为:刘彬、段慧玲、冯雪、高福平、王春。

l  第八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通过全国各省市力学学会的积极组织,有170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个人赛和团体赛评比,最终评选出个人赛特等奖5名,一等奖15名,二等奖35名;团体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优胜奖15个。此外还评选出优秀组织奖3个,特殊贡献奖1名。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