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8日晚,在“中国力学大会-2013”召开期间,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7次全体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在西安陕西宾馆召开。理事长胡海岩主持会议,副理事长洪友士、刘人怀、龙勉、卢天健、佘振苏、张洪武、郑泉水、周哲玮,秘书长冯西桥,专职副秘书长杨亚政,副秘书长季葆华、陶建军、周济福,常务理事黄晨光、黄风雷、黄培彦、姜宗林、亢一澜、李玉龙、李振环、刘桦、申长雨、沈清、王建祥、吴林志、杨嘉陵、詹世革、张伟、周又和共计30人出席会议。学会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列席会议。
会议围绕“中国力学大会-2013”组织工作、中国力学学会奖励体系、近期学会推奖、评奖工作进行了通报和讨论。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中国力学大会-2013
会议先后听取了杨亚政专职副秘书长和卢天健副理事长关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学术组织工作和会务工作的情况汇报。学术方面,在各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力学专家的共同组织下,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485篇,鉴于会场容量有限,压缩录用2200篇。安排大会特邀报告8篇,分会场邀请报告271篇,专题研讨会报告1921篇。学会办公室完成了稿件的组织审理和录用工作;完成了论文摘要集、全文光盘和报告程序册的设计与编辑排版工作。会务方面,会场、餐饮、交通、医疗等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西安交通大学动员广大师生对大会的会务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确保大会有序进行。
常务理事会对西安交通大学为此次大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了衷心感谢。
二、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奖”奖励体系
负责组织工作的洪友士副理事长汇报了学会设立“中国力学奖”奖励体系的有关工作进展,并对其中的成就奖之一“钱学森力学奖”的筹备工作做了进一步说明。2013年1月常务理事会确定了“中国力学奖”奖励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学会办公室形成了《“中国力学奖”奖励体系章程(草拟稿)》。会议讨论通过了该章程,会后对个别细节修改调整后实施。针对会上提出的增设力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事宜,由主管组织工作的洪友士副理事长和主管教育工作的刘人怀副理事长对奖项的设立和可行性进行调研后再议。
胡海岩理事长表示,设立“中国力学奖”奖励体系并制定章程,是本届理事会在建章立制方面的一件大事,中国力学学会有责任在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方面,进一步发挥科技社团的独特作用。
三、学会近期奖励工作汇报
胡海岩理事长通报了第八届周培源力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第九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奖项评选情况以及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的候选人推荐工作情况。
· 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院士由于在结构拓扑优化基础理论与应用领域的突出成就及对力学教育的杰出贡献,获得第八届周培源力学奖。
· 柯燎亮(北京交通大学)、曲绍兴(浙江大学)、王记增(兰州大学)、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跃(中山大学)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 第九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在全国各省市力学学会的积极组织下,有6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评选出个人赛特等奖6名,一等奖34名,二等奖54名;团体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优胜奖18个。此外还评选出优秀组织奖4个,特殊贡献奖1名。
· 推荐许春晓(清华大学)、成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作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参加中国科协遴选。
· 推荐段慧玲(北京大学)、冯雪(清华大学)、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作为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参加中国科协遴选。
· 推荐陈云敏(浙江大学)作为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参加中国科协遴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