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19日      来源:      分享:

中国力学学会于20071024召开“北京国际力学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简称BICTAM)”第一次工作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员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建祥教授、清华大学方岱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卢天健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院士、浙江大学杨卫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和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杨亚政主任,学会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也列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就已经筹建的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的LOC,下一步国际联系,2008年的学术活动计划,今后的运作模式和经费筹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具体意见如下:


1. 关于LOC

   会议讨论了“中心”的组织委员会(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简称LOC)的组成,由李家春院士担任主席,已经参与中心工作的以上各协作单位(Sponsors and Co-sponsors)各有一位代表参加,随着今后工作的发展,组织委员会的参与单位和委员人数可以逐步增加。


2.关于2008年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学术活动安排

l        初期活动的特点:(1)中心处在创建初期,应通过多种途径筹措经费;(2)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中心自行组织的;中心的Sponsors单位或机构组织的活动,寻求合作后可以纳入中心的名义下。

l        宗旨:中心开展的活动要具有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做到少而精。重点关注力学学科的新兴前沿领域,并切合亚洲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源、环境、灾害、农业等主题)。

l        活动类型暂定为以下几项:

短期课程Short Courses):会议前高级学术课程,待选的有:(12008年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地震裂纹主题;(2)复合材料的国际会议(20088月份);(3)计算材料科学国际会议。

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s):拟定的有:(1)北大7月的暑期课程:拟邀请德国材料物理专家开设课程;(2)拟邀请以色列的专家开设课程。

讲习班Symposia/Workshop):学科前沿领域:(1)高温燃烧;(2)生物仿生;(3)环境、灾害;(4)基金委的讲习班(联系后,确定12个)。

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活动,如航空、航天领域的专题等。

l        中心活动的开展,要坚持国际化,讲习班和暑期学校等课程要求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参与。 


3. 关于国际力学中心的工作条件

国际力学中心将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同意在办公条件、教室、会议室、秘书编制等支撑条件给于国际力学中心全力支持。不久,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将具备接待短期访问学者和小型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关于国际联系事宜

l        2008ICTAM大会之前,需要在IUTAM GA范围内宣传中心的情况;

l        BICTAM“国际顾问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Panel)各个委员保持联系,及时地通报中心活动开展等事宜并征求意见和建议;

l        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新西兰、沙特、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沟通和联系,通报中心情况,邀请参加中心的活动;

l        与意大利的国际力学中心(CISM)联系,通报中心活动的开展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


5.其他建议

l        意大利CISM国际力学中心的运作经验:课程培训体系;以捐赠形式资助CISM运作的模式。如有可能,采取实地考察的交流形式,学习其经验。

l        由高校和科研机构邀请访问中国的学者,可以计划安排在北京做短期停留,安排在中心进行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

l        尽快建立中心的网页和设计Logo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