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0日      来源:      分享:

2019年评选

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杜善义教授

     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航天复合材料与结构力学

 

 

主要经历和学术贡献:

1959.9-1964.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 本科

1980.7-1982.9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访问学者

1964.9-19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    副主任 助教、讲师

1980.7-1982.9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访问学者  

1982.9-1985.8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    主任   讲师

1985.8-1987.6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

1987.6-1993.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院长   教授

1993.1-1998.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校长 教授

1990.1-20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所长   教授

2001.6-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杜善义曾是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执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长期致力于力学和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他积极践行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强调力学与材料科学以及航天航空工程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出了“轻质化是基础,抗极端化环境是关键,多功能化是热点,智能化是发展趋势”的材料和结构研发新方向,并率领团队努力实践,解决了先进复合材料与特种功能/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和评价中的若干关键力学问题。他高度重视治学育人,凝聚和稳定了一支国内外知名、创新能力强并长期扎根黑龙江的优秀团队,培养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

主要学术成就有:解决了热防护材料与结构中的若干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突破了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提出“非烧蚀”防热材料概念;将细观力学推广到先进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提出了“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研究方法;发展了随机夹杂理论,在压电、铁电与功能梯度材料等的多场耦合分析和力学性能预报方面做出贡献;开展了智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为推动其在航空航天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WORLD FELLOW等荣誉称号。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等著作10部,培养博士98名。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