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第十二届周培源力学奖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来源:      分享:

2021年评选

upfile

  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威研究员



  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主要贡献  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经历和学术贡献:

主要学历:

1988.07-1991.07 西北工业大学    一般力学专业  博士

1985.09-1988.06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数学专业  硕士

1979.09-1983.07 西北工业大学    应用数学和力学专业   学士

 

工作经历:

2017.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12-2015.09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07—至今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4.07-2005.01  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Senior Fellow

2003.06-2003.11  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Senior Fellow

2000.06-2002.06  美国NASA兰利研究中心ICASESenior Staff Scientist

1997.04-2000.03  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Visiting Staff Member

1996.04-1997.03  法国原子能中心天体物理研究所,Foreign Engineer

1995.01-1996.03  法国原子能中心天体物理研究所,Research Associate

1993.12-1994.12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1.08-1993.12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


何国威长期从事湍流和计算体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时间—空间关联的理论和时间精准大涡模拟方法上,取得了系统原创性成果。鉴于此他应邀在流体力学的顶级刊物《Annu . Rev . Fluid Mech.》发表关于时空联的综述性论文 , 并在美国物理学会73届流体力学年会(2020)上做大会邀请报告。这些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价为:“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和发展大涡模拟的时间精准模型做出了基本(fundamental)贡献 ”,他因此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1)提出了湍流时空关联的EA模型:它引入湍流时空关联过程自相似的新概念,解决了著名的泰勒模型和Kraichnan模型都缺乏涡传播和畸变耦合效应的问题,成为研究湍流时空耦合问题的重要模型。欧美等多个课题组实验和计算证了该模型,并“借助于EA模型,实验上发现了(Kraichnan1962年提出的)湍流终极态的标度律。”

2)提出了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 ”:它克服了基于能量平衡法的湍流模型难以预测时空能谱的根本缺陷,成为发展大涡模拟中时间精准湍流型的基础。采用该方法,率先进行了潜艇标模湍流噪声的时间精准模拟。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的评述为“时空关联是大涡模拟领域里新的重要方法论(methodology ),”并被《J. Fluid Mech.》和《Phys. Fluids》的论文对该项工作评价为“critical important requirement”和“great need。”

3)发展了壁湍流时空能谱的LMW(局部调制波)和DAR(动态自回归)模型:LMW 模型可以从不完整的实验数据重构具有正确谱宽的时空能谱, DAR 给出了预测湍流时空能谱的动力学模型。 该成果在美国物理学会 2020年流体力学年会上做邀请报告,并被邀请在《Phys Rev. Fluids》发表综述论文。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