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第十三届周培源力学奖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来源:      分享:

2023年评选

upfile

 获 奖 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位秋教授

 单  位:浙江大学

 主要贡献:在建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经历和学术贡献:

主要学历:

1956-091961-07,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大学毕业

1961-111964-12,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研究生毕业,导师:季文美

 

工作经历:

1965-011967-05,西北工业大学振动研究室助研

1967-061975-09,中国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技术员

1975-101985-08,浙江大学力学系讲师

1981-021981-08,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工程力学系访问学者

1981-091983-05,美国MIT机械系访问科学家

1985-091989-09,浙江大学力学系副教授

1989-101990-12,美国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应用随机学研究中心访问副教授

1991-011992-06,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土木系研究副教授

1996-071996-12,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土木系研究教授

1999-031999-05,法国Universite Blaise Pascal et CNRS应用数学实验室访问教授

1999-062000-03,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访问教授

2002-082002-09,美国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应用随机学研究中心Schmidt杰出访问教授

2004-032004-04,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Sydney访问教授

2004-05,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学者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讲学

2006-2018-10,浙江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

2007-022007-06,台北中央研究院特聘讲座

1992-07 2018-10,浙江大学力学系教授

 

朱位秋院士提出与发展基于矢量随机场局部平均的随机有限元方法。提出与发展随机载荷作用下结构疲劳损伤累积与裂纹扩展理论,给出疲劳寿命与可靠性的全面解答。提出与发展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得到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六十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提出与发展等效非线性系统法与拟哈密顿系统随机平均法,提出与发展用平均方程计算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研究随机稳定性与随机分叉及首次穿越可靠性的理论方法。提出分别以响应最小、稳定裕度最大、可靠度最大及给定平稳概率密度为目标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以及部分可观测与不确定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系统,控制力时滞、有界、半主动控制及其综合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从而首创了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