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王铁军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来源:      分享:

王铁军    
  性 别 男  
  职 务 副院长  
  职 称 教授  
  学 历 博士  
  地 址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邮 编 710049       
  简 历 1979年9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6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评定为固体力学博士生导师。    
        1997年3月-1999年3月,作为JSPS Fellow和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在日本从事合作研究。    
        2000年12月-2001年2月,日本明治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3年7月-9月,英国Sheffield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新型材料力学行为、损伤力学、断裂力学、航天结构强度等。    
  任    职: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年4月—现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兼职: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2.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4.FEOFS(亚太断裂学会)执委    
            5.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6.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    
            7.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8.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委员会委员    
            9.陕西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10.《力学进展》、《应用数学和力学》(中英文版)、《应用力学学报》等编委。     
  获奖及荣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宝钢教育奖获得者(1994)等。 因“固体损伤与韧性断裂理论研究”,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0年)、因“低周疲劳损伤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1年)。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重点科技项目、博士点基金,航天科技项目等;中英合作项目、中日合作项目等。提出了非线性韧性损伤模型(被国外有的学者在引用中称为“Wang’s model”或“Wang Tie-Jun’s model”,并作为其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低周疲劳损伤模型(被国外有的学者在引用中成为“Wang-Lou model”)、韧性断裂判据和约束无关的韧性断裂参数;提出了校正传统弹塑性断裂韧性约束相关性新方法;求得了非线性损伤固体中反平面剪切V型缺口、夹杂和裂纹端部场的高阶渐近解;求得了含初应力压电介质中Love波、广义Rayleigh波和B-G波传播问题的解析解;在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高分子材料变形和断裂、心脏瓣膜力学研究上有新点。     
  论著: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