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柳占立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9日      来源:      分享:

姓名:柳占立

专业专长:计算力学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11

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个人简介:

柳占立, 2004年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从2009年至201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固体力学、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2011年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13年获王仁先生青年科技奖

主要成绩:

在亚微米尺度晶体塑性变形机理及复合材料变形和断裂的有限元模拟两方面做出原创性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简要介绍如下:

1. 提出了统一的完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框架的三维离散位错计算模型,实现了在微纳米尺度高效计算位错滑移和攀移引起的塑性变形。美国ASME J.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主编HM Zbib教授在2009年综述报告中用大量篇幅评价该新型计算模型是离散位错研究的重要进展(major improvement),实现了完全在连续介质力学框架下求解离散位错塑性问题

2. 揭示了几百纳米直径单晶柱由弹性、塑性到恢复弹性的反常规本构行为,成功诠释了国际上广为关注的机械退火位错机制;系统阐明了位错源主导的亚微米单晶柱塑性变形机理,发现单臂位错源控制的表面自由或含涂层的微柱力学行为,为位错匮乏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院院士WD Nix教授在其文章和学术报告中多次引用本项目成果作为其位错源控制塑性理论的基础,认为在理解微柱塑性机理上起到关键作用(played a key role … for plasticity of micropillars

3. 结合水平集函数和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独立于网格描述的复合材料细观有限元模拟新方法。应用该方法揭示应力波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传播规律,实现通过控制颗粒或纤维空间构型在时域及频域上控制应力波的能量传播。以该工作为基础完成国防973立项,本人担任课题负责人。

上述工作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包括J. Mech. Phys. Solids Int. J. Plasticity Int. J. Solids Struct. Scripta Mater等力学和材料学主要期刊,SCI他引200多次。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