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司廷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来源:      分享:

upfile 姓名:司廷                         专业专长:流体力学

 性别:                             出生年月:19837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0年考入中国科大,2004年获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2009年获流体力学博士,之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引进为中国科大副教授,曾于2012年及2014-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18年绿色通道晋升特任教授,2019年担任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现为中国科大教授、博导,先进气动力热预测与推进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挂职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实验流体力学、微纳尺度流动、界面流动、界面不稳定性

社会任职:

中国力学学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组长、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青促会合肥分会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BMC Cancer副主编,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气体物理等编委或青年编委。

主要成绩:

面向空天科技、能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发展界面流动不稳定性理论模型,自主研制先进的科研仪器装备,并开展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深刻揭示复杂界面流动的生成演化与调控机理。已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基金委优青、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和青年拔尖等项目,发表JFM、PRL等重要期刊论文130余篇(H指数29),已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奖、省级教坛新秀等奖项和荣誉。

主要学术成果包括:(1) 发展了多相流体界面演化的不稳定性理论模型,揭示了多场耦合条件下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物理规律和机理;(2) 提出了基于流动聚焦和界面剪切的微纳尺度流动方法,发现了不同流动模态的形成条件和转换准则,建立了多相射流与主控参数之间普适的尺度律关系;(3) 提出了可控生成汇聚激波和强激波的理论方法,揭示了界面扰动的线性和非线性增长规律,实现了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有效调控。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