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第2届国际认知神经动力学会议(ICCN’09) 会议通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0日      来源:      分享:

 最近五十多年脑研究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层次跨度覆盖从量子场直到社会相互作用的有关脑认知的全新领域,其中非线性神经动力学的概念贯穿始终。涌现出新一代的科学家,他们受过多学科研究的训练,善于处理不同层次的数据并运用各种数学工具。

    认知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动态的,对它的探索无论用还原论的方法还是用整体论的方法都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各个层次。由于非线性动力学和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从神经动力学的观点来研究认知的趋势。为了促进融合认知科学和神经动力学为一体,华东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联合于<2009年11月15>19日期间在杭州举行第2届认知神经动力学国际会议(ICCN2009)。本次大会将为在此领域和相关领域中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一个难得的平台进行经验交流,检阅最新进展和思想的碰撞。会议期间还将举行“Cognitive Neurodynamics”杂志的第二次编辑部会议。会议包括三天半的学术交流和半天旅游。

    会议报告分为大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展板报告等形式。

本次会议收到的会议全文,将经过严格匿名评审决定是否接受。论文集将由Springer出版社在会后正式出版,并申请ISTPEI收录。优秀论文将推荐经过扩充以后发表到“Cognitive Neurodynamics”杂志(SCI正在对该杂志进行评估)。

l        召开时间: 111519

l        会议地点:杭州戴斯大酒店 

l        会议主席:  王如彬

    会议副主席:胡海岩、陆启韶、李光、M. TsukadaG.SandnerM.Ishikawa

(会议名誉主席,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委员,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财务委员会主席和当地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委员名单请见大会网站)

l        会议人数: 200人左右 

l        会议议题: 

1      微观认知神经动力学

2      介观认知神经动力学和跨层次神经动力学

3      宏观认知神经动力学

4      认知神经动力学的应用

(更细致的题目请看会议网站http://www.iccn2009.orghttp://iccn2009.zju.edu.cn)

l        联系人:  王如彬,陆启韶,李光

l        联系方式: 电话:02164253654

           Emailrbwang@ecust.edu.cn

           地址:上海梅陇路华东理工大学认知神经动力学研究所

 

l        重要截止期

<2009年6月20>           投稿截止

<2009年7月20>           接受通知

<2009年8月20>           提交文章最后文本

<2009年8月15>           提交申办下届会议的申请书

 

论文投寄

论文必须用规范的英语书写,内容必须是有原创性的,并且没有在其它地方发表过。论文经排版后篇幅不能超过4页,超过部分将酌收超页费。论文格式和投寄方法请见大会网页。

 

联系方式:

大会网站: http://www.iccn2009.orghttp://iccn2009.zju.edu.cn

上届会议网站:http://www.iccn2007.org可以由此预计本次会议的规模和水平。

 

如有一般性问题和学术上的问题,请联系

顾凡及教授

sicpb2004@fudan.edu.cn

同时抄送王莹老师

wangying@ecust.edu.cn

 

有关财务和注册问题请联系

王莹老师

wangying@ecust.edu.cn

 

有关住宿、交通等会务和杭州当地的问题,请联系

王酉博士

youwang@iccn2009.org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