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29届国际稀薄气体会议(2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refied Gas Dynamics)于2014年7月13日至18日在西安召开,来自俄罗斯、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五十余名学者和国内的九十余位代表莅临会议,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研究员担任。
本次会议设21个主题,共收到近300篇投稿,接受到会报告261篇。在5天的会议中,安排了3个大会报告,10个专题邀请报告,49场平行研讨会和2场墙报讨论会。报告内容涵盖了气体动理论、稀薄气体流动的数值方法和实验技术、态-态方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微纳尺度流动、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等离子体流动与技术、分子束与颗粒流,以及空天飞行器气体动力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此外,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稀薄气体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确定了第30届国际稀薄气体会议将于201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国际稀薄气体会议始于1959年,当时受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成功发射的鼓舞,会议的主题集中在导弹及火箭发展面临的稀薄气体动力学研究方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国际稀薄气体会议研讨的主题已不再局限于稀薄气体,而是涵盖了力学、物理以及工程中涉及的众多非平衡过程,包括分子间作用、气体-表面相互作用、气体动理论等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