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第六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2014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2日      来源:      分享:

2014713-15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安全与防护协同创新中心、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2014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开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学安全与防护中心主任黄风雷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庆明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150人,分别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4研究所、二炮装备研究院、中科院力学所、西澳大利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宁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本次会议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学术论文71篇。

本次会议涉及了强动载的产生与传递、材料多尺度动态力学行为及其与微结构的关联、含能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爆炸安全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大会特邀请报告有:胡海波研究员的“爆轰加载材料和结构动力学行为精密物理机制辨识和建模”、杨越研究员的“壁湍流中的拉格朗日结构演化与多尺度分析”、董刚研究员的“RM不稳定的数值模拟研究”、戴兰宏研究员的“非晶合金的孔洞化”、肖川研究员的“关于常规毁伤的几个问题探讨”、马国伟教授的“Confidence 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Offshore Accidental Hydrocarbon Release Risks”、施惠基教授的“冲击压缩下含点缺陷单晶铜的微结构损伤演化”、陈常青教授的“金属纤维网络材料力学特性研究”、孙金华教授的“可燃预混气火焰传播若干动力学行为及其预测”、苏煜教授的“磁/电智能材料及结构的动态力学问题研究”和马天宝副教授的“非线性双曲守恒系统的伪弧长方法研究”。会议还安排了30余个分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达到了“交流、开放、互动、启示”的目的。本次学术研讨会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