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在佛山召开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6日      来源:      分享:

2024年5月10-12日,“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在佛山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宁波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承办。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王磊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长江学者兰州理工大学张云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大学周英武教授以及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现场参会。

11日上午,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学术院长杨新华教授的主持下,“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开幕。陈健康教授和郭永昌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席和广东省力学学会致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少明教授致欢迎辞,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师生、科技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指出:南海岛礁承载着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临近南海,具备研究和解决南海岛礁建设工程问题的地利优势,希望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把握良机,办好会议,认真了解相关的前沿学术研究动态和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凝心聚力,促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本次学术会议邀请了9位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分别是桂林理工大学王磊教授作“珊瑚碎屑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性能的几点浅知”报告,深圳大学周英武教授作“功能-结构一体化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与结构应用关键技术”报告,兰州理工大学张云升教授作“硫酸盐腐蚀下混凝土性能演化规律、机理与模型研究”报告,同济大学张祖华教授作“面向海洋工程的地聚合物材料”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红发教授作“南海岛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调查与研究”报告,宁波大学陈建康教授作“南海岛礁混凝土中侵蚀性离子迁移与腐蚀损伤时空分布”报告,湖南大学朱德举教授作“海洋环境下高耐久复材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报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杨新华教授作“PVA纤维和硅灰掺杂改性混凝土的力学和碳化性能”报告;华南理工大学黄培彦教授作“自然暴露、加速仿真服役环境与荷载耦合下结构疲劳/耐久性实验方法及装置”报告。

11日下午,会议安排了6个分会场,共80个学术报告,分会场主题分别为南海岛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南海岛礁工程水泥混凝土新材料、南海岛礁工程钢筋与复合筋、南海岛礁工程混凝土结构、南海岛礁工程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南海岛礁工程应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师生共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共享研究经验和成果,激发灵感,推动了环境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12日上午,四场大会邀请报告结束后,会议举行了闭幕式,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罗冬梅教授主持。下届会议申办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余红发教授向与会代表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

这次会议为我国岛礁工程混凝土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及其在南海环境的劣化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对促进国内环境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协同创新,服务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upfile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