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学术动态
走近郑哲敏先生——“践行工程科学思想,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宁波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来源:      分享:

2024年11月12日,走近郑哲敏先生——“践行工程科学思想,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宁波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桂菊,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钟关华,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曾肖芃,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等出席活动。来自力学研究所、浙江省科协、中国力学学会、宁波市科协的有关同志以及宁波大学近500位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纪委书记杨永峰、宁波市科协主席刘立群分阶段主持。

upfile

刘桂菊在致辞中回顾了郑哲敏先生传承和发展工程科学思想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在爆炸力学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她强调,科技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新质生产力,“工程科学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这一思想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对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她指出,郑哲敏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在其故乡举办此活动意义重大,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承郑哲敏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以工程科学思想指导新时代的力学发展,实现力学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价值,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激励青少年立志报国,普及力学知识和方法。

曲绍兴在致辞中表示,在郑哲敏先生的精神引领下,希望广大学者和青年学生能够铭记科技报国之责任,不断执着攻关创新、勇攀科学高峰。

朱达在致辞中介绍了宁波大学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力学及相关领域学者积极适应变化、寻求创新,推动力学在科技强国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曾肖芃在致辞中指出,要重点关注和支持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助力其勇攀科技高峰。

钟关华在致辞中表示,要继续传承和发扬郑哲敏先生的精神品格,跑好科技报国、富民强国的接力赛。

启动仪式上,何国威院士作了题为《多尺度力学:工程科学的实践和前沿》的报告。他回顾了郑哲敏先生的重要学术贡献,介绍了工程科学的前沿领域——多尺度力学研究的发展,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时代多尺度力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圆桌对话环节,力学研究所戴兰宏研究员、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宁波大学陈建康教授、力学研究所张旭辉研究员和徐斌、吴慧明、张日红三位宁波杰出企业家围绕“工程科学思想和优质生产力”开展对话。对话围绕郑哲敏先生对工程科学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对年轻人的培养,工程科学思想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以及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合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启动仪式后,何国威院士、戴兰宏研究员、曲绍兴教授、郑志军教授与宁波大学有关学院和部门围绕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建设进行研讨。

upfile

圆桌对话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延伸,专家学者积极走进党校与中小学开展科普交流活动,积极传播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杨永峰走进宁波市委党校作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持续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主题报告,力学研究所崔凯研究员、王一伟研究员、李文皓研究员,分别走进海曙樟村中学、鄞州潘火实验中学、镇海蛟川书院,围绕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主题开展精彩的科普报告。

upfile

科普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走进郑哲敏先生故居,深入了解郑哲敏先生成长经历,感受先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真理不懈探索的初心;走进甬江实验室、宁波材料所,了解前沿科技领域成果,全方位感受宁波市科创平台的蓬勃活力。

2024年正值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任常务副理事长、第三任理事长郑哲敏先生百年诞辰,为深切缅怀先生,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浙江省科协、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科协、宁波大学等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先生的科学家精神,以工程科学的思想指导新时代的力学发展,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力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