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6年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4日      来源:      分享:

一、组织第二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ICDVC2006),此会议于2006823-26日在北京中苑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联合承办的。它为动力学、振动、控制及其它交叉学科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 ICDVC2006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我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发展,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学术地位,加速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担任本次学术会议的主席为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启韶教授。国内外1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本次学术会议的副主席,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的工作。

ICDVC2006会议共邀请了13位著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动力学与控制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涉及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机械系统动力学、分叉和混沌控制、航空和航天工程中的动力学、非线性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会议组织了15个分会场进行了口头报告宣读,同时进行了部分学术论文的张贴展示。

参加ICDVC2006会议的代表有300多人,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捷克、印度、埃及、巴西、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录用391篇稿件。会议论文集和光盘版分别收入了论文详细摘要和论文全文。会议的部分优秀论文推荐到五个国际(SCI)学术期刊,分别以会议特刊形式发表学术交流。第三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ICDVC2010)将于2010年在杭州浙江大学举行。

二、与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非线性振动及非线性动力学发展研讨会”于 2006324~26日在扬州市召开。会议目的是探讨我国非线性振动及非线性动力学学科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讨论议题包括: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发展方向;我国工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如何组织我国的力量共同解决一些攻关课题。

三、为了促进我国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快速成长,培养该领域的后备人才,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共同组织了由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高级讲习班。讲习班于2006815~21日举行,参加讲习班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约200人。邀请14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担任讲习班教授,介绍了当前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使青年学者收益很大。

四、为促进我国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深入发展,与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商定,联合举办第11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暨第8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定于20075月中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由石家庄铁道学院和天津大学共同承办。会议的主要学术议题包括:非线性动力学、分叉和混沌;非线性振动与振动控制;运动稳定性与控制理论;随机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混沌控制与同步、分叉控制;非线性动力学中的现代数学方法;非线性网络系统理论及应用;分形、孤波理论及其应用;在机械、结构、航空、航天、运输等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动力学理论及应用;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经济科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微纳尺度系统的动力学。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