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6年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4日      来源:      分享:

本年度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下属专业组共举办了三次学术活动:第七届全国爆轰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和第四届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爆轰学术会议于2006710~13日在贵阳召开。会议由爆轰学专业组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所爆轰波物理与冲击波物理重点实验室协办,出席代表40名。大会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恽寿榕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范宝春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所文尚刚副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邢修三教授、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胡绍鸣研究员、北京计算数学与应用物理研究所胡晓绵研究员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结构力学研究所屈明副研究员做大会报告。代表们分别对点火与起爆、爆轰及其传播、爆炸驱动、爆炸安全、爆轰的工程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爆轰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目前爆轰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爆轰学的发展方向。会议期间召开了爆轰学专业组工作会议,研究了爆轰学组今后的工作,建议广大爆轰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跟踪学科前沿,注重相邻学科的交叉,密切结合工程应用,使我国爆轰学的研究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于2006810~12日在青岛召开。会议由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主办,北京大学工学院承办。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60余篇(其中论文集收录59篇),参加会议的代表62人。会上朱建士院士、郑茂礼研究员、张德良研究员分别作了计算物理和计算工程中的V&V活动舰船抗冲击技术研究,和高精度算法研究进展等大会特邀报告,26人做了分组报告,希益丰新业有限公司代表应邀作了IBM Power Hpc 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报告。会议展现了近年来我国计算爆炸力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总结和交流计算爆炸力学领域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会议还通过崂山论剑和海滨漫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与相关学科(特别是计算物理、计算力学及软件工程)的交叉,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尺度、强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研究,使我国的计算爆炸力学科研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会议。

第四届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于20061026~27日在武夷山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物理院一所主办,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共62人,会议文集收录的交流文章76篇。胡时胜教授、卢芳云教授、李玉龙教授、张守保研究员、周风华和彭启先副研究员分别进行了大会报告,与会代表交流了近两年爆炸力学实验技术方面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并对许多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爆炸力学委员会实验技术专业组会议,确定了2007年的学术活动。

总的说来,我国爆炸力学界对学术交流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青年学者加入到爆炸力学研究队伍,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学术活动,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了解学科前沿,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宝贵经验和优良学风。各次会议参加代表踊跃,青年代表均占多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发展对爆炸力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显示了我国爆炸力学研究队伍后继有人。

今年810日,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在青岛举行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回顾了第六届专委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的工作,专委会所属六个专业组组长分别汇报了各自开展学术活动的情况和近期工作安排。会议讨论了明年力学大会爆炸力学分会场的组织工作,并就学会每两年一次召开全国力学大会后,专委会的学术活动安排展开了讨论。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将仍按每四年一次单独召开,2007年将召开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经过协商,会议初步确定,此次会议安排在20079月下旬在江西举行,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负责组织。会议还听取了张庆明教授关于明年1017~19日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国际结构冲击载荷会议的通报,同意以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参与会议的组织工作。会议还对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所属各专业组的换届工作进行了初步酝酿。

2007年,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所属各专业组将进行换届。预计上半年确定新一届专委会和专业组成员,专委会正式换届安排在9月在江西召开的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期间。此外,除了举办由学会召开的全国力学大会爆炸力学分会场外,专委会将参与组织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结构冲击载荷会议,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将在四川召开SHPB实验技术专题研讨会,工程结构安全防护专业组将在洛阳召开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