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6年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4日      来源:      分享:

2006年,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力学学会和该领域研究人员的支持下,主要开展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是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6年,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情况,组织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学术会议:

1.中科院力学所共同组织了第103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力学与生物学的交叉与融合”

该论坛于2006 421~22 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行,由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瑜波教授和副主任龙勉研究员担任论坛的执行主席,有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27位青年科学家进行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同时还吸引了近50名青年学者、研究生和资深专家与会。论坛围绕力学与生物学的交叉与融合这一主题从分子、细胞、组织、仿生等多个层面对利用生物力学解释生命现象、解决临床医学工程的实际问题,以及建立生物力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对我国当前生物力学的发展动向及最新进展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建议。

2. 200612月将在香港举办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目前已经完成筹备工作

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由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我国生物力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系列学术会议,每三年一届。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将于 20061219~24日在香港召开,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承办。

此次会议将以邀请报告、一般学术报告、专题讨论等形式系统总结和交流近3年来全国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讨论和建议今后我国生物力学的发展方向。

目前,该会已经完成了会议筹备工作,共收到会议投稿175份,已有103名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会议的注册登记,其中包括十余名来自港、台地区的研究人员和来自海外的华人科学家。

会议将安排14个大会报告,并在3个分会场上安排20个大报告和100个一般报告, 与会者将能就细胞力学、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及力学生物学),骨、关节、软组织生物力学、口腔生物力学,心脑系统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并有机会展示生物力学在医学临床、组织工程、康复工程、人类行为工程、航天航空医学工程及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和交叉的最新成果。

除了积极组织国内的学术交流,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还注重组织国内同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发挥作用,2006年共组织了两次活动:

1. 组织会员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2006年国际医学物理和医学生物工程会议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成立于1959年,目前成员已扩展至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组织,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成立于1963年,目前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参与,1980年两个组织联合建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和医学工程学联盟(IUPESM),统一对外协调开展工作,每三年共同召开一次世界性学术年会。

2006年学术年会(WC2006)在韩国召开,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分别在会议上作了报告,会员享受了半价优惠的团体注册费。会议过程中,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瑜波教授还作为会员代表出席了会员代表大会。

2. 组织会员参加在德国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

世界生物力学大会(World Congress on Biomechanics)是国际生物力学领域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系列学术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1990年美国圣迭戈、199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1998年日本仙台、2002年加拿大卡尔加里)

第五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于200672984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参会代表约2500人,共收到约3600篇摘要。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力学所、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分别在会议上作了报告。

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是世界生物力学大会的组织与决策机构,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樊瑜波教授是上届理事会理事。在此次会议期间,理事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经樊瑜波教授推荐,中科院龙勉研究员也被选为成为理事,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执委,目前,在44人的理事会中已经有3位中国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力学所龙勉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麦福达教授),中国生物力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

另外,目前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还正在筹备将于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中美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已经在会议组织方式、学术交流安排、论文集出版、资金预算及筹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策划。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职能

生物力学与许多学科领域均有交叉,近几年来,我国的生物力学学科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开展生物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单位、研究人员数、及所获得的经费数都有显著增加,为了增强这些专家学者的交流和联系,同时适应交叉学科的特点,2006年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采取了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职能的相关措施,包括:

1.          进行了新会员登记:2006年共吸收了来自各个相关领域的十几个研究单位的30余名优秀研究人员成为分会会员。

2.        在专业委员会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职能:

l        对于重要事务,通过电子邮件在专业委员会中进行通报和充分讨论;

l        适时召开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2006年已经于421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将于200612月在香港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和将于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中美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的具体事宜,就两个学术会议的组织方式、学术交流安排、论文集出版、资金预算及筹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20061221将再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对2007年的相关工作进行讨论。

三、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学术组织的联系

2006年,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医用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等、国际“Clinical Biomechanics”、“Medical Engineering& Physics”等学术期刊的联系,这些杂志或承诺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会议论文,或承诺优先发表专业委员会推荐的稿件,这将为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专业委员会还积极与康复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国外的研究机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将为促进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2006年在中国力学学会和生物力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共同支持下,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通过努力,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组织建设,以及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组织联系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生物力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