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6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4日      来源:      分享:

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是1995年由龙驭球教授等七位专家联合发起,报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申请成立的二级学术机构,已在国家民政部登记备案。

“结构工程是一个专业覆盖面极广的领域,它涉及土木建筑、水工港工、道路桥

梁、航空航天、航海造船、冶金矿山、机械加工、军事国防、能源环境等众多行业。一些行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结构工程发展为契机,又是以结构工程的发展作为标志的。如土建的大跨高耸结构、航海的巨型船舶和舰艇,近代航空航天器的惊人进展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结构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力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结构工程。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力学在上述众多的行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常起主导作用,它们需要力学,力学也离不开它们,正是它们为力学提供了一个充满生机,纵横驰骋的广阔阵地。”这段文字就是当年发起申请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最重要的理由,也是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现在负责工作的是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共有27人组成,主任委员是袁驷教授。下面将第二届委员会2006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 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是20038月份换届并经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的,第二年2004年初召开了第一次新的委员会议。会上充分肯定了委员会一年一度地召开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的正确性,它完全符合中国科协关于群众性学术团体要广泛开展学术活动的要求。根据这个基本共识,2006年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0月份在焦作河南理工大学成功的召开了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会议出版由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规论文集三册,共收录论文274篇。出席会议的代表134人,会议组织特邀报告19篇,大都是学术水平较高、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会上还评选了中青年优秀论文20篇。

    中国力学学会为会议发去了贺信,信中充分肯定了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这种坚持一年一度召开学术会议的意义和成功。

    2. 已初步计划明年(2007)9月份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召开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征文通知将于12月底发出。

  3. 龙驭球院士是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人,又是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今年初龙驭球院士80寿辰时,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袁驷、崔京浩以主编的名义为龙先生出版了一本文集,书名为“有限元法与板壳分析”。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袁明武教授也在小型庆祝会上发表了祝词。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重及多名委员参加了庆祝活动。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