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09年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31日      来源:      分享:

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在2009年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2009年2~5月,以MSN视频通信方式,组织了2次非金属管道补偿元件于大型煤电机组工程运用的学术研讨会,专业委员会主要成员徐宏、高增梁、徐禹钧、李志安、颜惠庚、郭茶秀、孟庆凯、陈毅忠、谭蔚、谢苏江、胡兆吉和胡宏玖详细介绍了耐高温纤维的选型与界面处理、新一代弹性体的研发、支撑结构的设计、现场安装技术、补偿元件的腐蚀与疲劳生效分析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会委员充分肯定了MSN学术会议的快捷与价廉的优点,并对目前的视频传输、图片展示等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2.2009年5~6月,应装备首台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华能玉环电厂(浙江省台州市)的邀请,专业委员会组织了部分委员和哈尔滨锅炉厂有关专家对发电机组中热二次风箱、AA风道、省煤器出口等管道补偿器的复合材料弹性体沿压板大尺寸撕裂进行了现场勘察,通过在役模拟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发现了弹性体无法满足径向位移补偿要求为上述失效的根本原因,由此提出了改进方案,目前技改后的非金属补偿器安全运行时间已将近半年。
    3.2009年7~12月,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尚甸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就国内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的管道补偿元件的漏气、漏煤粉技术瓶颈进行了联合攻关。十多年来,国内纤维增强弹性体管道补偿器在现场安装时,其连接均采用了“迷宫”法。“迷宫”接法的实质是利用管道压力的自压式密封,实际上无法确保接头处无泄漏。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尚甸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提出了胶铆联合技术,彻底解决了接头泄漏问题。目前已将该技术推广至弹性体的快速修补中。

    4.2009年8~12月,应上海电力设计院、西安热工所的要求,专业委员会成立了波纹管设计软件升级小组,依据美国EJMA标准(2003版和2005年补遗),对“MAP波纹管设计软件”进行纠错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