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中国力学学会的指导下,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发挥学会的平台作用,为广大环境力学科技工作者服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专业委员会组织工作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 环境力学研讨会与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1)环境力学研讨会。
.JPG)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9月15日-17日在兰州大学主办了2010 年环境力学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与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由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20多个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针对全球变化和我国的主要环境灾害,精心组织了涉及水土流失、泥石流、海啸、沙尘暴以及城市化污染和清洁能源等方面的9个特邀报告。这些报告既展示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最新成果,又体现了力学与环境、灾害和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深受与会代表的欢迎,得到代表们的热烈反响。代表们还就环境力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气氛热烈,达到了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目的。
(2)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JPG)
在环境力学研讨会期间,召开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向全体委员汇报了专委会的工作情况,征求各位委员对专委会工作意见和建议,并集中讨论了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大家认为专业委员会今后应该注重推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力学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加强力学研究与环境灾害问题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结合,使其成为力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学科生长点。专委会委员们还就发展环境力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如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项目申请以及期刊与网站宣传等进行了讨论。
2.环境力学暑期讲习班
(1)环境力学暑期讲习班。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积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数理科学部交流沟通,协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力学处,并联合美国工程力学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河海大学研究生院,于8月21日-25日在南京河海大学举办了2010年环境力学夏季讲习班。来自中国与美国相关科研单位的18位专家基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专题报告。吸引了全国各地20多个科研单位的250余名学员参加了讲习班。各位主讲教师的报告涉及有关专题的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实验结果和数学建模,特别强调关键的科学问题和有关的国家需求。报告内容深入浅出,为年青学员指出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本次讲习班也通过课堂问答与课间交流等方式让广大学员同本领域的专家零距离接触。广大学员通过5天的讲习班学习,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触及到本领域的前沿问题,丰富了专业知识,加深了对环境力学的认识。为引导青年学者关注环境力学,培养更多的青年环境力学人才,扩大研究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JPG)
(2)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会议。在讲习班期间,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几位主任和秘书长都全程参加讲习班,并召开了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长联系会议,讨论了专委会的工作重点,致力于加强环境力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特别强调了加强环境力学的研究队伍和平台基地建设。并就2010年环境力学研讨会和专业委员年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和部署。
(3)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合作。在讲习班期间,专业委员会积极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沟通,相互表达了加强在环境和灾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向,双方同意在2010-2020规划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以及人员互访。在此基础上,专委会积极推动中国力学学会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全面合作,促成了双方的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JPG)
3. 其他工作
(1)推荐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国力学学会的换届工作,发动全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而认真地推选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积极参加学会的换届投票和选举,并参加了各分支委员会的工作交流,汇报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情况。
(2)2011年中国力学大会专委会分会场和专题研讨会准备工作。积极响应学会2011年中国力学大会的准备工作,及时将大会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委员,支持和鼓励大家组织专题研讨会。经过认真组织,已向学会办公室提交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申请和有关环境水动力学和环境灾害两个专题研讨会的申请。
(3)环境力学网站。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积极依托现代网络平台,进一步建成和完善了环境力学网站,为广大环境力学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也促进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