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2020年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4日      来源:      分享:

一、2020年亮点工作

在学会理事会和上一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专委会的换届工作,建立了由27名委员组成的第三届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担任本届专委会的领导职务,5位副主任的平均年龄为39岁;在继续加强风沙、水沙、水环境、滑坡与泥石流等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了海洋环境与灾害方向。

专委会于202011228:30—12:30组织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暨环境力学学术报告会。本届专委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线上),共23名委员参加会议,4名委员因故请假。主任委员刘桦主持本次会议。首先各位委员简要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增进了相互了解;研讨了2021年的工作计划,以及本届专委会在学术交流、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举荐等方面的工作规划。专委会将积极响应学会理事会的号召,加强专委会在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李家春院士十分关心和支持环境力学专委会的工作,应邀做了题为“Advances in Extreme Hydro-meteorological Hazards Research”的邀请报告,系统深入地阐述热带气旋与风暴潮、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和滑坡灾害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前沿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李家春院士对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求专委会在把握学术方向与正确选题、加强学术交流与关注人才培养等方面花力气,牢牢把握环境力学的发展机遇,努力为解决我国特有的人口密集、产业升级、技术瓶颈等相关力学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随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国华、尹海龙、孙洪广、赵立豪、王展分别做学术报告。表1为学术报告会的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在第十一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2020124-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上,专委会于2020125日下午组织了环境流动专题研讨会。专委会副主任王国华和孙洪广分别主持了本次专题研讨会。刘桦、孙洪广、陈鑫、潘翀、王晓亮、卓丛山、李广等分别做30分钟的学术报告,涉及风沙、水沙、海啸、风雪、颗粒流等,见表2。首届环境力学专委会主任刘青泉、第十一届流体力学专委会主任周济福参会并指导专委会的工作。

环境力学专委会在《力学学报》组织的环境力学专题正式出版,专辑收录了10篇论文,涵盖了风沙、海洋环境、水环境、滑坡与泥石流等环境力学研究领域。

专委会持续发行电子文摘《环境力学文摘》,介绍了环境力学的相关新闻、研究进展、人才招聘和最新成果等信息。迄今为止,该文摘已发行了53期,其中2020年度发行了12期,订阅人数超过700人。

环境力学专委会多位委员参加了郑晓静院士主持的极端力学学科战略研究,承担极端自然环境力学一章的编写工作。

IUTAM理事会批准,刘桦将继续担任IUTAM专题研讨会流体评审组成员(第二个任期,2020-2024)。

1 环境力学学术报告会(20201122日,线上)

报告人和单位

报告题目

李家春

中科院力学所

Advances in Extreme Hydro-meteorological Hazards Research

(特邀报告,1小时)

王国华

兰州大学

风沙流中沙尘颗粒对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

尹海龙

同济大学

污水厂尾水排放影响的城市河道中溶解氧耗氧机制

孙洪广

河海大学

复杂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过程精细模拟进展

赵立豪

清华大学

游动颗粒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展

中科院力学所

Internal waves/beams and surface signatures

2 自然流动专题研讨会(2020125日,深圳)


报告人和单位

报告题目

刘桦

上海交通大学

近海海啸波的特征及其模拟方法

孙洪广

河海大学

泥沙输运的分数阶导数随机动力学模型

陈鑫

中国农业大学

波流共同作用下层移输沙问题的近似解

潘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风沙两相壁湍流中的沙粒团聚结构

李广、黄宁

兰州大学

高寒山区积雪水资源的多尺度、多物理过程评估与预测

王晓亮

北京理工大学

颗粒物质固液转化特征和本构模型

卓丛山

西北工业大学

介观方法在环境力学中的应用

二、分支机构内部建设情况

第三届环境力学专委会共有27名委员,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5名、秘书长1名。专委会于20201122日上午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专委会建立了电子邮件群、微信群,能够及时有效的沟通与联系,推进专委会的工作。

三、分支机构本年度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情况

因受疫情影响,原计划于20208月举行的16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延期至2021年举行。

四、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现有委员27人,其中中共正式党员19人。根据中国力学学会党委的统一安排(力学党发[2020]1号文),经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工作会议研究,提请全体党员审议通过,申请组建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并由刘桦担任党的工作小组组长。已于20201024日向中国力学学会党委递交请示报告。

五、2021年工作计划

1)第16+1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

这是专委会组织的全国性系列学术会议。将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分会场之一,在成都召开。

2IUTAM专题研讨会 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

IUTAM理事会批准,IUTAM专题研讨会 湍流结构及颗粒-湍流相互作用将于20217月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主席为郑晓静院士。会议负责人为黄宁教授。

3BICTAM-CISM离散多相流研讨会

20213月在北京举办BICTAM-CISM离散多相流国际研讨会。会议主席李家春院士;会议负责人为赵立豪副教授。

42021年度工作会议

计划在2021年中国力学大会期间,召开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

5极端自然环境力学前沿与进展交流会

以承担完成极端力学学科战略研究为契机,以极端自然环境力学组织一次战略研讨会。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