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第八届理事会第5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09日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5次全体常务理事会会议于20081128在北京召开。理事长李家春,副理事长程耿东、戴世强、樊菁、方岱宁、胡海岩、佘振苏、郑晓静,秘书长王建祥,副秘书长邱志平、刘青泉、杨亚政,常务理事方竞、黄培彦、洪友士、江松、亢一澜、孟庆国、沈清、魏悦广、吴林志、杨嘉陵、张洪武、张伟、郑泉水、仲政、朱位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弘道共计28人出席会议;学会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也列席了会议。

此次全体常务理事会由李家春理事长主持。会议主要报告我学会2008年的工作总结和2009年的工作安排,并就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筹备情况和第23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以下简称为ICTAM2012大会)承办工作进行讨论。会议主要议程如下:

一.    2008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

二.    组织工作:分支机构变更和奖项设立申请;

三.    学术工作:中国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活动计划、修订《中国力学学会学术交流管理规定》;

四.    汇报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筹备情况;

五.    ICTAM2012大会申办工作汇报和承办工作建议。

一、2008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

李家春理事长回顾了学会2008年的工作,并就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工作和学会自身建设等工作中的亮点进行了说明:

1.        我学会代表中国力学界历经20年三次申办ICTAM大会,终于在2008年的ICTAM大会上成功获得第23ICTAM大会的承办权,成为我学会、乃至整个中国力学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

2.        北京国际力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秘书处初步建立,已经具备接待国外学者来访和举办小型研讨会的能力,中心网页和2008年至2010年的活动计划已经正式发布,拟举办的活动均结合亚太地域发展中国家特点、并紧扣当前的学科前沿;

3.        2008年我学会加大了科普教育工作力度,如:首次出版力学科普读物《大众力学丛书(第一辑)》,组织召开科普工作座谈会,如期举办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暨中学生力学竞赛夏令营活动,《力学与实践》推出奥运专刊等;

4.        2008年,我学会组织编撰《中国力学学会史》和顺利完成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创新试点项目,这是学会自身建设中的亮点。

 

李家春理事长强调学会工作要正确把握好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的关系,明确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好学术交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三个平台;其次,学会工作要始终依靠理事会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同时,健全的制度建设和民主的决策在学会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2009年工作思路,李家春理事长认为,理事会后两年要瞄准学科发展报告中制定的奋斗目标,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每年要切实做好两、三件重点工作。2009年的工作有:

1.        通过学术交流,促进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成果与优秀人才的涌现,如:以ICTAM 2012大会为契机,开展深入、系统研究;精心组织2009年学术大会等;

2.        切实促进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项目研究,如:结合国家专项(高超、大飞机、能源、环境、交通、人类健康)、973计划863计划十二·五规划等开展学会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3.        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重点是推动分支机构开展高效、优质的工作。

随后,各位副理事长结合自己分管的学会工作进行了报告。分管学会科普和期刊工作的戴世强副理事长主要就2008年我学会主管的期刊发展情况和所负责的《大众力学丛书》编撰工作进行了介绍,指出期刊在学术质量和收稿情况较上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大众力学丛书》前五册《拉家常 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趣味刚体动力学》、《创建飞机生命的密码》和《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得以顺利出版发行,其中《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名列科普类图书第二名,印刷量超过1万册,成为学会2008年科普工作的一大亮点。分管青年工作的佘振苏副理事长主要就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等活动如何帮助青年力学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成长发表意见。分管促进工程应用于产业结合的胡海岩副理事长提出,为了更有效推动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建议学会常务理事会从组织层面给予关注;接着还介绍了作为IUTAM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参加活动的一些情况,并对如何把学会富有特色的科普工作同国际层面上的力学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管可持续发展方面工作的郑晓静副理事长结合新成立的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和相关的研讨会进行了说明,同时还介绍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后续工作安排。教育工作委员会姜弘道主任委员向全体常务理事汇报了2008年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主要介绍了主办的光测力学实验教学讲习班基础力学教学讲习班基于网格的工程仿真技术培训班的情况,并对参与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力学课程论坛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邀请赛2009年计划开展的讲习班和以徐芝纶冠名的优秀教师推选等活动进行了说明。王建祥秘书长对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补充汇报,主要介绍了目前中心 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构成、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对中心20082010年活动计划的资助细节进行了说明。其他多位常务理事也就以上的工作报告补充发言和提出建议。

二、组织工作:分支机构变更和奖项设立申请

分管组织工作的樊菁副理事长向大家通报了学会的组织工作情况,并讨论通过了以下决议:

1.        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2.        设立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教师奖

3.        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的成员名单。

樊菁副理事长在会上还通报了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已经获得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批准,目前其成员名单正在积极酝酿之中。

三、学术工作:“中国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活动计划” 、修订《中国力学学会学术交流管理规定》

副理事长方岱宁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常务理事逐一通报了2009年的学术活动计划。截止11月底,各个分支机构一共上报学术活动35项,在征询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上述活动获得批准。同时,考虑到此次常务理事会较往年有所提前,方岱宁副理事长希望各位常务理事提醒和建议各个分支机构继续补充2009年学术活动,尽快上报到学会秘书处。另外,鉴于国际学术活动准备周期较长,会议上还讨论通过了将于2010年举办的三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活动申请。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我学会近期对已经审议通过的《中国力学学会学术会议管理规定》进行了补充。方岱宁副理事长对此在会上进行了详细说明,即:由我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的文集将从2009年开始启用论文编号办法(详见《管理规定》附件2:《中国力学学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编号暂行办法》),并相应纳入我学会会议文集系统。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表示这样做对规范学术交流是有益的。会议决定从200911开始试运行《编号办法》,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

四、汇报“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大会筹备情况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作为我学会重点工作之一,将由郑州大学承办,于20098月在郑州召开。方岱宁副理事长首先通报了大会的组织情况,包括:目前已向学会提出申请的11个分会场、46个专题研讨会,并希望在截止日期以前继续动员申请。杨亚政副秘书长对会场、交通、住宿等情况进行了补充说明。

大家结合所在专业领域,原则上通过了上述活动的申请。在对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大会报告候选人的讨论中,既提出了遴选原则,也建议了一些具体人选。同时大家还提出,大会的组织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中国力学学会学术交流管理规定》和《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管理规定》,规范管理。总之,通过以上讨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学术大会的成功召开起了保证作用。

五、ICTAM2012大会申办工作汇报和承办工作的讨论与建议

在下午的会议上,李家春理事长代表申办委员会就“ICTAM2012申办工作汇报和承办工作建议提交常务理事会讨论。

他首先回顾了我学会代表中国力学界申请承办ICTAM大会20年的历程,并对此次申办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他强调,我国获得ICTAM2012大会承办权是我学会代表中国力学界经过20年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于承办会议的工作目标,他说:中国力学学会应依靠理事会组织和动员广大会员和专业委员会,把第23ICTAM大会办成一个高水平的ICTAM大会;一个显示中国力学成就,特别是中青年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大会;一个受到国际力学界赞誉的大会。

他认为,我们的信心是建立在我国力学界多年的学术积累、中国力学界的凝聚力和我学会成熟的会务组织能力的基础上的。同时,他也指出要充分估计ICTAM大会承办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获得相关部门支持的难度、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效、协调工作等问题。

随后,李家春理事长介绍了有关此次大会组织机构的考虑。对建议指导委员会、大会主席、组织委员会、秘书长和秘书处人选的原则和各自的职责进行了详细说明。大会的承办过程中将以主席、组织委员会、秘书长、秘书处为主要工作班子,加强联络、沟通,高效、协调工作。今后,承办工作还将被列入常务理事会的议程。为了衔接后两年的承办工作,组织机构中还为下一届理事会留有余地。

程耿东副理事长作为IUTAM大会委员会成员,在发言中介绍了此次大会委员会上申办陈述和辩论投票过程。大家深有感触,纷纷表示此次大会的申办成功来之不易,一定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

出席会议的各位常务理事就ICTAM2012大会的承办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在学会网页上开辟专栏进行大会的介绍,加大会议宣传力度;定期编辑大会的承办工作简报,通报理事会。大家原则同意提议的组织机构,建议适当精简以利于高效工作。对如何在遵循ICTAM大会惯例的基础上凸显中国的特色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焦点。大家深切感到,只有切实提高中国力学的学术水平,把大会的学术组织工作做到实处,才能通过ICTAM2012大会,真正提高我国力学的学术地位。大家相信,通过高效、协调的组织工作必将增强我国力学界的凝聚力,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力学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