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会议的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的承办单位:湘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石油大学、中国石化总公司廊坊分院、应用流变学国际杂志社《Applied Rheology》;
会议收到的国内、国外论文数。331篇;
会议主办时间: 2005年8月7日-11日
会议主办地点: 上海浦东
大会报告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中英文的大会报告题目:
① Prof. L.G. Leal (USA) ,《国际流体力学》杂志主编,国际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驻IUTAM的代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报告题目:液滴聚散在聚合物共混中的应用研究(Studies of Droplet Coalescence and Breakup with Application to Polymer Blending)
②Prof. A. Ya. Malkin(Russia)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化学合成研究所教授。
报告题目:超浓缩乳液流变学(Rheology of Super-Concentrated Emulsions)
③Prof. Gareth H. Mckinley (USA)《非牛顿流体力学》国际杂志主编,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机械工程系教授 ;报告题目:在微观射流收缩/扩张形态中的聚合物溶液的外延流动(Extensional Flows of Polymer Solutions in Microfluidic Converging/Diverging Geometries)
④ Prof. Ken Walters (UK)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非牛顿流体力学》国际杂志的创始人兼第一任主编,英国威尔士大学数学物理研究所教授,第十三届世界流变学国际学术大会主席。报告题目:流变仪器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in Rheometry)
目前本领域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流变学终于在1929年形成独立学科。这一年,在E.C.Bingham教授倡议下,美国首先成立了流变学学会,同年,流变学家协会会志创刊。193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成立黏度协会,1950年改称荷兰流变学学会。1940年,英国成立流变学家俱乐部,也于1950年改称英国流变学学会。此后,德、法、日、瑞典、澳、捷、意、比、奥地利、以色列、西班牙、印度等国先后成立各自的国家流变学学会。为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首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于1948年9月在荷兰召开。以后每隔五年,在不同的会员国召开一次会议。到1961年,国际流变学学报创刊(1975年下半年又从季刊改为月刊)。Truesdell在1963年的第四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上介绍了流动和变形的理性力学(rational mechanics),奠定了现代流变学的理论基础,认为客观性公理和熵增(含熵的负增长)公理是物体本构关系应满足的最—般原理。随着理性力学从小形变理论到有限形变理论、从物性的线性理论到非线性本构理论、从宏观模型理论到微结构理论。流变学相应地从连续介质观点研究材料流变性质的宏观流变学发展到应用统计物理学方法研究材料内部微结构的介、微观流变学。1968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流变学会议上,决定以后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会议。到2000年在英国剑桥、2004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第十三、十四届会议时,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700名与会代表。近10年来,还先后成立有北美洲流变学联合委员会、欧洲流变学联合委员会和泛太平洋地区流变学联合委员会。几乎每一两年就有一次国际流变学会议,可见国际上关于流变学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流变学研究队伍日趋壮大。
日本从1992年的500名会员发展到2004年的1093名;美国从1992年的1100名会员发展到2004年的1700名;英国和韩国2004年的会员人数分别为454名和540名;我国从1992年的300名会员发展到2005年的1000多名。
2、流变学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自1948年9月在荷兰召开首届世界流变学国际学术大会以来,共召开了十四届世界流变学大会。世界流变学大会自1968年以来由原来的5年一次改为每4年举行一次;世界流变学会下辖欧洲区、北美区和亚太区三个大的地区流变学会。地区流变学会同样每4年举行一次年会,但交叉穿插举行。此外,还有国家之间双边国际会议,如1991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中日双边流变学国际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的流变学分支学科国际会议,例如:1997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委员会(IUTAM)在中国北京举行了“带缺陷物体流变学(RBD’97)” 专题研讨会;2003年2月在瑞士苏黎克召开了“第三届国际食品流变学及其结构” 专题研讨会;2003年8月在波兰召开的“第二届工程流变学国际会议(ICER2003)”等等。流变学研究开展越早的国家,学术交流越活跃、越频繁。英国每4个月召开一次流变学全国学术会议;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瑞士、荷兰每半年召开一次流变学全国学术会议;美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每年召开一次流变学全国学术会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捷克等每2年一次;我国每3年一次,而加拿大则不定期地召开流变学全国学术会议。
3、流变学研究领域日趋广泛
2004年8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十四届世界流变学大会上,到会宣读和墙展论文数多达554篇,与会代表来自50多个国家近700人。研究成果涉及到“计算流变学”、“流动稳定性”、“泡沫、乳胶和表面活化剂”、“食品和生物材料流变学”、“材料加工流变学”、“微结构模型”、“纳米流变学和微观流体”、“非牛顿流体流变学”、“聚合物熔体”、“聚合物溶液”、“流变仪器和实验方法”、“固体和复合材料”、“悬浮体和胶质”、“应用流变学和其他”等分支学科。
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状况:
1、我国流变学研究的发展简史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的流动与变形的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材料变形的认识和历史记载。然而,流变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非常近代的事件。1929年,美国率先成立了流变学会并创办了会刊;1932年荷兰成立了粘度协会,并于1950年改名为流变学学会;1940年英国成立流变学家俱乐部,同样于1950年改名为流变学学会;之后,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以色列、印度等国家先后成立了流变学会。1945年12月国际科学联合会 (Inter.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组织了一个流变学联合委员会,她就是1953年组建的国际流变学委员会的前身,并分别于1973年和1974年被接纳为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的分支机构。截止到2000年,国际流变学会共有22个成员国;到2004年,为23个,新增的成员为葡萄牙。值得指出的是:①、只有流变学研究小组的国家不能成为国际流变学会会员;②、这个数字不一定是递增的,有的国家可能中途退出。我国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流变学的自发研究者, 如袁龙蔚的《流变学概论》在196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江体乾于1962年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关于非牛顿流体边界层的研究”文章,1965年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翻译出版了雷纳(Reiner)著的《理论流变学讲义》。上述研究人员是开创我国流变学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1978年在北京制定全国力学规划时包括流变学的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流变学是必须重视和加强的薄弱领域。之后,各地纷纷成立流变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如湘潭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成立了流变学研究室,前者于1985年升格为研究所;1999年改名为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2005年罗迎社教授在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组建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流变学的正处级研究机构-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1985年,由北京大学陈文芳教授和湘潭大学袁龙蔚教授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仿效国际做法,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领导,对外称中国流变学会,并于当年在长沙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1988年我国成为国际流变学会成员国之一。
2、我国流变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特色
流变学是介于物理、化学、力学、医学、生物和工程技术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据不完全统计,由它所衍生的分支学科有20多个。按它所研究的流变对象划分有: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粘弹性流变学、高聚物流变学、多相流变学、含缺陷物体流变学、石油流变学、生物流变学、地质流变学、岩土流变学、食品、化妆品和药品流变学、血液流变学和电-磁流变学等;按物质的流变过程划分有:流变断裂学、流变冶金学、铸造流变学和材料加工流变学;按研究方法划分有:理论流变学、计算流变学、实验流变学;按行业划分有:工业流变学、农业流变学;按流变物质的尺度划分有: 宏观流变学、细、微观流变学、纳米流变学以及跨尺度流变学等等。自从流变学委员会成立以来,分别于1985年在长沙、1987年在成都、1990年在上海、1993年在广州、1996年在北京、1999年在武汉、2002年在廊坊召开了第一至第七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2005年8月在中国力学学术大会上设立了“流变学进展”分会场。由此可见我国流变学研究的发展概貌和与国际流变学研究的接轨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流变学分支学科开始主办和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系列学术年会,如1995年在上海、1997年在西安、2000年在合肥和2005年在重庆召开的电-磁流变学全国会议;生物流变学系列全国会议,1996年在湘潭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含缺陷物体流变学学术会议。通观上述系列学术会议,几乎涉及到了上述所有学科领域。不少的流变学学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出版了相关的流变学专著和教材。如袁龙蔚在国际上开创了流变断裂学和缺陷体流变学新分支学科,为此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于1997年在我国北京召开了含缺陷物体流变学专题研讨会,流变断裂学理论被成功地应用到湖南柘溪水库大坝的裂纹成因分析和加固处理中去,从而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4部。江体乾对于化工工业流变学的研究,特别是在非牛顿流体边界层和墙滑移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孙钧、刘毅和章根德在岩土流变学方面、徐僖在高分子流变学方面、陈克复在食品流变学及其测量方面、金日光在高聚物流变学及其加工、近年来在生物流变学方面、韩式方在非牛顿流体及其计算流变学方面、许元泽在复杂高分子结构流变学方面、周持兴在聚合物加工特别是熔体振动流变学方面、杨挺青在粘弹性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张淳源在粘弹性断裂力学方面、黄筑平在考虑界面和表面效应的细观流变学方面、赵晓鹏、黄宜坚在电-磁流变学方面、解孝林在高分子共混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方面、亢一澜在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的时间效应和湿度影响方面、罗迎社在材料特别是金属的流变加工、粘性测量、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方面、张家泉在合金固液共存结构粘弹塑性流变特性研究等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开展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还有很多流变学研究同仁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开展流变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均对我国流变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限于篇幅,难免挂一漏万。1991年中日双边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北京成功召开;我国第六届(1999)、第七届(2002)流变学学术年会各有愈百篇论文的英文摘要由英联邦刊物Rheology Abstracts 收录,今年我国在上海成功地主办了亚太地区第四届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有来自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交流流变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流变学研究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年期,正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3、我国流变学研究存在的差距及主攻方向
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流变学研究与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我国学者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理论成果尚不多见。高档流变仪具的开发基本上还是空白;流变计算模拟软件还停留在小作坊形式,距离产业化和商品化还有一段距离;在国际著名流变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偏少;在大型国际学术活动中的身影(声音)太少,与大国的形象不太相称;我国还没有主办过世界级的国际流变学学术会议。在新世纪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此次会议的收获: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所属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指导老师罗迎社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的第四届泛太平洋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The 4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Rheology, 简称 PRCR4)于2005年8月7-11日在上海浦东紫金山大酒店如期召开。此次国际学术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举办;湘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石油大学、中国石化总公司廊坊分院和应用流变学国际杂志社《Applied Rheology》等单位负责承办。国家自科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供了资助。会议包括4个大会特邀报告、28个专题邀请报告、156个分会报告、30个墙报、半天时间技术参观等多种交流形式以及8个流变测量仪器公司参展。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会议是目前为止在我国召开的流变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级别的的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331篇,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审和作者修改,收入论文集论文253篇,论文集由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USA Inc.)驻美国国际分社正式出版。 参会代表230人,其中外宾107人,分别来自美国(20人)、俄罗斯(4人)、澳大利亚(4人)、加拿大(2人)、日本(29人)、墨西哥(9人)、韩国(17人)、德国(6人)、英国(3人)、捷克(1人)、法国(1人)、伊朗(2人)、意大利(1人)、波兰(1人)、新加坡(1人)、斯洛文尼亚(4人)、瑞士(3人);中宾123人(含台湾4人, 香港2人)。 外宾中有4位国际刊物的主编,他们分别是《流变学学报》主编 Prof. H. Henning Winter (USA , Editor of Rheologica Acta) ;《非牛顿流体力学》国际杂志主编 Prof. Gareth H. Mckinley (USA , Editor of 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 ;《流体力学》国际杂志主编 Prof. L.G. Leal (USA , Editor of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and 《应用流变学》国际杂志主编 Prof. Peter Fischer (Switzerland , Editor of Journal of Applied Rheology). 据不完全统计,论文作者和参会代表中共有中外院士8人。 他们分别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 Prof. Ken Walters , F.R.S (UK) and Prof. Roger I. Tanner, F.R.S. (Australia)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Prof. A. Ya. Malkin 和美国工程院院士Prof. Chris Macosko.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 四川大学的徐僖教授; 同济大学的孙钧教授; 清华大学的杨卫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教授。 出席大会的还有连续3届的国际流变学会主席,他们是第12届世界流变学会主席 Prof. Daniel De Kee (USA) ; 第13届世界流变学会主席 Prof. Ken Walters , F.R.S (UK) 和第14届世界流变学会主席 Prof. Jae Chun Hyun (Korea);任职世界流变学会秘书长达16年之久的 Prof. David F. James (Canada) , 以及各国历届的流变学会主席20多位。我国从1994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首届亚太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1)开始申请主办PRCR系列学术会议, 直到2001年罗迎社教授代表中国流变学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3)上申请成功,2005年8月在我国上海成功地召开了PRCR4,从开始申请到主办成功历时11年(1994-2005)。
无论在会议期间还是会议之后,无论是国外代表还是国内代表,均对会议的成功主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会议组织工作严密、日程安排周到细致、被邀请代表级别高、学术报告水平高、中外代表比例恰当,充分展示了中国流变学领域的研究实力,给中外代表流下了极其深刻和难忘的印象。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积极宣传了中国的流变学事业,对我国流变学学科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否有计划举办下一届会议、时间:
计划申报2016年的第17届世界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
附注: 世界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每4年一次,在3个大区轮流。
2004年在亚洲(韩国汉城);
2008年在美洲(美国加利福尼亚);
2012年在欧洲;
2016年轮到亚洲。
此次会议在组织管理上的经验或不足:
经验:①、在国内本专业领域内充分发动,投稿踊跃,国内作者超过了历届国内年会的投稿量;
②、国内多所大学合作承办,既广辟了财源,又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
③、各轮通知和论文集的内容组织、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精益求精;
④、会前在同一城市上海主办了“流变实验技术国际研讨班”,对PRCR4的成功主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⑤、大会组委会和会务组集思广益,团结协作,不计个人得失,对PRCR4的成功主办起到了组织保障作用。
不足:
①、会议专门网页由静态改为动态、由会务组所在单位中科院力学所办公室制作改为大会主席所在单位湘潭大学制作,走了弯路,增加了工作量;
②、对流变仪的外商参展的宣传力度不够大,仅有7家参展商;
③、由于会务组所在单位中科院力学所办公室在北京,大会主席罗迎社教授原所在单位在湖南湘潭,大会主办地在上海浦东,三地办会,协调工作量大,增加了办会成本。
其它需要总结的内容:
对世界流变学专家教授要求大会提供资助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