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3月20日《科学》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30日


 
在啮齿类身上测试对帕金森氏症的脊髓治疗
 
对啮齿类动物的新的研究表明,用电来刺激脊髓可能在某一天能够帮助治疗帕金森氏症的症状,并可能给该病的深部脑刺激提供一种替代疗法,因为前者需要用到高度创伤性的手术方法。Romulo Fuentes及其同事是根据早先的发现来设计他们的研究的。在先前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刺激外周神经系统(相对于脑来说)会减少癫痫样发作。为了调查用类似的方法是否也可对帕金森氏症有效,他们用了一组植入性电极来刺激具有帕金森氏症症状的大鼠和小鼠的脊髓神经元。在被刺激的时候,这些动物的运动变得更为频繁而且较少出现运动迟缓的现象,即比刺激之前表现得更像一种正常的动物。之所以会出现运动迟缓这种效应,是因为帕金森氏症的运动神经元陷入一种神经元同步放电的故障状态。这种电刺激可能是通过将这种放电过程进行去同步化而奏效,即,将关键性的脑区域转移到一种更适合于运动的状态。目前,在帕金森氏症的早期,人们一般使用多巴胺替代药物来治疗损害的运动功能,尽管这种治疗的长期效果不佳。脑深部电刺激是药物治疗的一个有用的补充治疗方式,但它要求将植入电极小心精确地放置在脑部的各区域。如果未来的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在人体中也是安全有效的话,那么,在本研究中所描述的硬膜外手术可能会是一种受欢迎的备选治疗方法。
 
揭开寒武纪超级掠食动物的面纱
 
大约在5.4亿年到5亿年前,一种叫做Hurdia的节肢动物及其近亲在寒武纪的海洋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们的体型长得要比其他生物更大,可能还猎食了许多其他的生物。通过分析数百个寒武纪的化石(其中包括某些新近才从一个博物馆中获得的材料)之后,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拼接出了一幅较为清晰的Hurdia的图像以及它在其他奇虾类系谱图中的位置。该种动物相对较大的体型及其多齿的口腔使得它们获得了一个绰号——寒武纪的霸王龙。Hurdia是加拿大Burgess Shale化石带中最常见的奇虾类动物,但其在早期节肢动物进化中的意义的许多方面仍然不为人知,因为其许多部位的分类在横跨至少8个属中都是不正确的。新的分析澄清了Hurdia的身体特征以及它们与其他奇虾类动物的异同点。Hurdia的引人注目的大头甲可能是独特的,它的腮部结构为人们了解节肢动物的肢体和呼吸器官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成为超新星的星球
 
研究人员应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双子座望远镜证实了两颗始源星体(或称前体星)的身份,是它们导致了II型超新星的形成。II型超新星来自巨型星球的内部塌缩和爆炸。这些巨型星球比我们的太阳大出约9倍。通过研究超新星形成前后的图片,Justyn Maund和Stephen Smartt发现,先前占据某宇宙空间的红巨星的位置就是II型超新星被记录到的地方,但该位置的红巨星却在星球爆炸之后,在最近几年所拍摄的图片中完全消失了。这种简单但费时的观察方法毫无疑问地确立了这两颗星球就是超新星SN 2003gd和SN 1993J的始源星球,而且,如人们所预示的,II型超新星产自红巨星。
 
中国古代稻米人工栽植
 
最近的考古学证据表明,稻子在长江下游的浙江地区是在一个2000年或3000年内的缓慢过程中转变为人工种植的作物的,这与小麦和大麦的缓慢转变为人工种植作物类似。Dorian Fuller及其同事在田螺山的新石器遗址挖掘并调查了稻穗颖花的出现和密集程度,从而确认了稻米的人工种植是在6900年至6600年前达到高峰的。随着研究人员对该遗址的不断挖掘,他们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稻米的残体在所有植物残体中的比例变得越来越浓集,即在开始的时候,稻米的残体占所有植物残体的约8%,然后一直增加到占所有植物残体的约24%为止。这些发现表明,在该遗址处,稻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食物中变得日趋重要。研究人员还将稻米残体分成3个部类(野生型、人工栽培型和未成熟型),并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跨越300年的过程中,人工栽培型稻米的出现百分比从大约27%增加至39%。与此同时,野生稻米和未成熟型稻谷粒的出现比例却在下降。农田杂草通常是与人工稻米种植联系在一起的,该类杂草的证据为那个时候中国有着认真的稻米栽培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明。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科学时报》 (2009-3-23 A3 国际)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