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8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17日

封面文章:HIV-1 RNA基因组二级结构被确定

 

根据对从感染性病毒颗粒提取出的真实HIV RNA所作的分析,研究人员已确定了一个完整HIV-1 RNA基因组的二级结构。单链病毒RNA基因组内的二级结构已知具有几种功能和调控作用,但此前研究人员尚未对任何病毒的完整RNA进行过全面分析。SHAPE技术(由引物延伸催化的高通量选择性2’-羟基酰化)被用来对由HIV-1 RNA基因组形成的所有结构进行定性。由此,他们发现了无数高结构性主题(其中一些发布在本期封面上),其中很多主题的功能也可以被推断出来。重要的是,RNA结构元素的存在被发现影响蛋白的翻译,有助于正确的蛋白折叠。这些结果表明,HIV-1基因组的构成元素对病毒适应性非常关键。从这项工作获得的信息,有可能使我们对HIV-1生物学有更好的认识,并有可能导致新的抗逆转录病毒干预方法的问世。
 
关于宇宙射线起源的争论
 
自从它们1912年被发现以来,宇宙射线一直让试图解释它们起源的理论工作者感到困惑。宇宙射线事实上是被遥远的、能量极高的事件加速到接近光速的亚原子粒子和离子流。河外宇宙射线是很有可能由包含超大质量黑洞的遥远活动星系产生的。在本期的一篇“进展综述”文章中,Yousaf Butt就当前有关“银河系”宇宙射线的正统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这些粒子流(能量不像河外宇宙射线那么高)是在与我们银河系中的强大超新星相关的冲击波中被加速的。Butt认为,说这些射线起源于某个超新星残迹的观点不成立,而且甚至认为存在不同宇宙射线加速点的观点也可能是错误的。整个“银河系”,以及被称为“超级泡泡”的结构都可能被涉及到。
 
100亿年前的大质量致密星系
 
研究人员认识到,宇宙中最古老和最明亮的星系可能比以前所想的更致密——它们把与当今一个椭圆形星系质量相似的星际物质塞进了一个体积要小得多的空间中。这个认识正促使他们对与星系演化有关的一些假设重新进行评估。例如,这个认识意味着,大质量星系的大小在过去100亿年一定增长了约5倍。如果这些早期星系如同最近光度测量研究工作所反映的那么小,则组成它们的恒星应当以比当今同样质量的恒星高得多的速度运动,这是一个与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内收缩胳膊时所产生的快速转动相似的现象。这个观点是可以验证的。对一个高红移大质量致密星系所作的最新观测,为从光度测量推断出的星系的高质量、小尺寸组合假说提供了支持,也为认为100亿年前的大质量星系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星系很不相同的结论提供了支持。
 
全球人口发展趋势
 
不同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已降到了低于每个妇女约生育2.1人的人口替换值。这种人口“出生荒”,再加上人口的老龄化,造成了很多困难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但是,根据对总生育率(TFR)与人类发展指数(HDI)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新的横向和纵向分析,Myrskyl等人发现,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生育率又会开始提高,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因此,与当前公众及科学界的争论形成对比的是,似乎存在这样一个可能性:当处在最先进的发展阶段时,不同国家将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人口规模;如果移民量较大时,总人口还可能有所增加。
 
精神分裂症患病风险的遗传基础
 
本期《自然》上三篇论文为了解基因变异和精神分裂症风险提供了线索。“国际精神分裂症联盟”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点内发现了共同的变异体,为涉及影响非常小的数千个共同等位基因的精神分裂症风险的一个实质性多基因成分提供了分子遗传证据。这些等位基因对患两极性疾病的风险也有贡献。Hreinn Stefansson等人介绍了一项关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整个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研究,发现了与不同位点的重要联系,这些位点将免疫、脑发育、记忆和认知等与患精神分裂症的倾向联系了起来。Jianxin Shi等人进行了一项对照研究,以反映MHC基因组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他们的结果表明,染色质蛋白有可能与这种疾病有关。通过对近1万个病例和2万个对照组进行分析,这三项研究表明,虽然共同的基因变异影响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但可能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单一共同位点。
 
绝对蛋白定量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通过测量蛋白版本数量进行的绝对蛋白定量分析,有可能为生物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但除了酿酒酵母的特例外,此前利用标准蛋白质组程序尚未证明这种可能性。现在,以“肾脏钩端螺旋体”(一种病原体)作为第一个目标,一种新的质谱方法被用来确定一个蛋白质组中相当大一部分的绝对蛋白质丰度,而该方法所依据的策略应可普遍应用于很多其他的生物学体系。该研究的结果反映了“肾脏钩端螺旋体”是怎样在总蛋白版本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蛋白质组的动态平衡来适应环境变化的。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