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地球动力学

2008年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学会的领导下,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主要组织了以下工作:

1. 2008 2 15 日,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承办了国际科研和教育合作项目中国地震(PIRE-ChinaQuake Workshop)国际学术会议”,来自国内外共计49 人参加了本次会议。PIRE 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PIREPartnership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oject),PIRE-ChinaQuake 是地学方面美国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全天共计22 人发言,会议效率高、实质性强、交流内容丰富,为促进下一步协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2008 6 30 ~7 1 日,由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承办,中科院研究生院石耀霖院士主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国际地球动力系统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10 名教授或高级研究员、来自中国台湾的教员和8 个研究生以及来自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的32 名相关学科的地球和信息科学家参加了会议。针对一系列计算地球动力学问题及现代计算技术在地球科学中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中科院资环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分为全球区域地球动力学、计算地震学、岩石层动力学、计算地球动力学基础框架等四个专题。特邀国内外部分专家介绍国内外与地学计算有关的科学规划、数值计算技术和应用数值计算的地球科学前缘问题。

在会议中,各国学者主要发言如下: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姚振兴院士作了:Some Understandings o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四川汶川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并给出了他们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的震源模型有限断层震源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汶川地震发生时,龙门山中央主断层和山前主边界断层的破裂情况,同时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汶川地震的断层错动以逆冲和右旋走滑为主,平均走滑稍大于倾滑量;汶川地震是由于该地区北西南东方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长期作用结果,汶川地震孕育时间近千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石耀霖院士作了“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 in Wenchuan earthquake study的报告,介绍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在地震研究中的一些应用。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教授Mian Liu作了报告:Evolution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plateboundary zone,介绍了汶川地震的野外考察情况,以及美国San Andres 板块边界断层演化与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大学的邢会林研究员作了An introduction of PANDAS software and its applications的报告,介绍澳大利亚固体地球科学中计算技术的应用和进展。法国巴黎高师的Yves M. Leroy 教授作了Strain localization at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的报告,对地壳脆韧性转变带的微观机制和宏观变形进行了分析。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Dave Yuen 教授作了 Ubiquitous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of Large-Scale 3-D Simulations”的报告,介绍科学数据可视化方面的进展。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Takeshi Miyatake 教授作Computer Simul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near a Fault Using Dynamic Fault Rupture Modeling的报告,介绍用高性能计算强地面运动的进展。波茨坦Geo Forschungs Zentrum 高级研究员Rongjiang Wang 介绍了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计算程序:A Hybrid Algorithm for Complete Synthetic Seismograms of a Spherical and Self-Gravitating Earth,这一程序可以计算水平分层粘弹性体的变形,并考虑重力的效应,可用于同震和震后变形的模拟计算。

3. 2008 1017~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参加本专题讨论的专家和研究生超过40人,有22人做了会议报告。研讨会就国际和国内有关地球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会涉及了利用大规模数值模拟方法对地球自转问题、地球自由震荡、行星与地幔对流、地震波传播过程数值模拟、海啸的数值模拟和危害评估、行星演化、不连续粘弹性体动力学数值方法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