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实验力学

2008年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31日

2008年度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或组织承办了多次学术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2次,国内学术研讨会1次,光测力学实验教学讲习班1次,11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三次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主要学术活动如下:

一、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与教育工作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委员会力学学科组联合主办了“全国光测力学实验教学讲习班。 讲习班于20081023~26日在南京举办。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24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计欣华教授主讲了光测弹性力学、几何云纹原理与测量技术、栅线投影测量技术等光测力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续伯钦教授主讲了电子散斑干涉测量原理、双光束电子散斑干涉测量、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数字散斑相关测量原理等内容。东南大学何小元教授介绍了光测力学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并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本次活动,学员们进一步掌握了光弹应力测量技术、激光散斑、数字散斑技术、光栅位相处理技术、云纹技术等光测力学的新方法、技术和设备,通过相关光测力学实验加深了对力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了解了光测力学方法、技术在生产、科研中的重要应用,并对光测力学方法在实验力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讨,在光测力学试验项目内容、实验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共识。学员们一致反映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高水平的讲课与动手操作紧密结合,效果好、收获多,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为力学教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学员们学习的认真态度,也给授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由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东南大学共同承办的2008国际实验力学会议(ICEM2008)”2008118~11在南京水秀苑大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含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71人。针对实验力学领域的热点课题,会议特别邀请了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做了以下大会主题报告,包括: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 M. A. Sutton教授,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W. Ostern教授,亚洲实验力学学会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 Asundi教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力学及材料主任Ken P. Chong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小平院士。会议共收到摘要投稿400余篇,经专家评审,正式录用272篇,其中,251篇论文的作者到会进行了口头或张贴交流。与会交流的论文全文将由SPIE正式出版会议论文集。出席会议代表共分27个口头报告分会场和5个张贴分会场进行交流,有28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分会场做邀请报告。本次会议以现代科技发展为背景,展示实验力学研究成果和新思想为宗旨,主要对微纳米测试(Micro and Nano testing)、混合法(Hybrid concept and methods)、生物材料与生物工程(Biomaterials and bio-Engineering)、智能材料与结构(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es)和无损检测与评估(NDT/NDE) 24个专题进行了报告与交流。大会为每位与会者提供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增进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探讨了实验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此次会议的举办对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影响和地位,促进我国相关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 (ICEM2008)会议期间,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于20081110在南京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专业委员会成员和特邀代表共计29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如下:

1)上海大学张东升教授介绍了200812月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生物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主要包括:网站建设、大会特邀报告及论文征集、会议地点等会务问题。会议将推荐较高水平的论文在《实验力学》和《医用生物力学》等学术期刊发表。

2)内蒙古工业大学赵燕如副教授介绍了2009年“第12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暨3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主要包括:网站建设、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征文与论文出版、厂商展览以及当地的交通状况等,会议具体组织工作由邢永明教授负责

3)会议讨论了2009年中国力学学术大会(郑州)中实验力学分会场,力学实验与教学、微纳尺度实验力学检测技术与应用、空天与武器装备测试技术、疲劳与断裂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技术等各专题研讨会的组织工作。会议确定实验力学分会场和各研讨会将邀请交叉领域的专家和实验力学的学者与会报告,为实验力学工作者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 并为他们与交叉学科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契机。本次会议中将适当增加青年学者特邀报告的比例。

4)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就加强实验力学年轻人才的培养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并希望在2009年召开的实验力学相关学术会议中将适当增加实验力学青年学者特邀报告的比例,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成果的机会。经讨论,委员们一致建议将对2009年召开的实验力学相关会议进行通盘考虑,并希望今后实验力学大会和全国力学大会举办时间错开,并将尝试国内、国际会议一起举办的模式。

5)北京工业大学何存富教授介绍了2009年声学无损检测的高级研讨会的申办情况,就会议宗旨、规模、交流形式、工程应用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将重点体现实验力学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学科交叉,会议形式以主题报告和讨论为主,会议时间初步定于2009年上半年,预计会议规模控制在30~40人。

会议期间还就如何更好地展示我国实验力学工作者的成果进行了讨论,建议将组团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ICEM2009Singapore和美国SEM实验力学国际会议等。根据伍小平院士的建议在内蒙古2009年全国实验力学会议期间将召开《实验力学》编委会会议。

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青川教授负责组织了200863~8日在黄山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非均质材料力学会议”,会议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McDowell教授、伍小平院士、美国Alfred大学/重庆大学范镜泓教授和黄克智院士共同担任主席,邀请到会了一批国际上在材料和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会议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6个会场并行进行,分别就材料的纳米性质、非均质显微行为和结构、表面及界面行为、疲劳测试模拟、损伤与失效、制备与微结构关系、地质与基础结构材料、随机材料力学、非弹性力学的物理基础、采用TEMSEM的纳米级至亚微级测试方法、有关建模的实验方法、非破坏性测试、尺度效应与多尺度模型、多物理尺度模型与应用、材料设计、生物材料的特性、智能材料、复合和颗粒材料、分析及数值方法等多个专题作了学术报告。第二阶段有2个会场并行进行,共安排了多物理和多尺度建模、模拟现实微结构、材料结构行为从原子到连续介质分析、由生物及自然启发的材料设计、在线实验及模型验证、随机微结构演化与退化等6个特邀专题报告和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国外17个国家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333名代表,其中境外代表88人,境内代表245人。会中,代表们就非均质材料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会议收到了国内外论文摘要近600篇,经过审稿后,共接收422篇摘要和全文,并由美国DESTech公司出版发行,论文全文将被ISTP检索。

五、其他工作

此外,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在200810月还组团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参加了ICTAM¢2008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代表团由来自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清华大学的十余位实验力学专家组成。会中,我国代表团展示了我国实验力学学科近年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