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 青年工作委员会

2009年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31日

2008~2009年期间,第六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促进青年力学工作者(特别是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以及力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的学术交流,构建有利于青年力学工作者发展的学术氛围,推动优秀青年力学工作者的成长和选拔,推动与国际青年力学工作者的交流,促进青年学者在力学二级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航天航空、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环境、能源等)的交叉与融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活动,主要包括:

1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2009824~26日在河南郑州召开。青年工作委员会积极动员青年力学工作者与研究生参加此次学术大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组织了生物材料与仿生力学多尺度模拟的理论与方法等专题研讨会。会后,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了CCTAM’2009大会总结。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大会的内容,较好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力学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2.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召开期间,进行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首先总结了青委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青年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孟庆国博士和詹世革博士、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杨亚政博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佘振苏教授和方岱宁教授等参加了会议,并对青年学术活动的开展、研究生培养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3.于2008129~11日,在海南三亚组织召开了2008年生物材料与动物运动的力学与仿生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chanics and Biomimetics of Biomaterials & Animal Locomotion,简称IWMBAC-2008)。这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承办,由孙茂教授和冯西桥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旨在针对生物材料和昆虫运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力学中若干前沿性科学问题,促进该领域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会议代表共有50余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另外,来自中国、加拿大等的一些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共安排了33个邀请报告。此次研讨会对于促进我国生物材料与动物运动的生物力学及其仿生学的发展,在上述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以及加速相关学科青年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会后,冯西桥教授和孙茂教授在《Acta Mechanica Sinica》组织了生物力学专题,计划于2010年第1期出版。

42008523~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研讨会主席由西安交通大学陈常青教授和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共同担任。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从事固体力学研究的4位知名学者(周又和教授、王铁军教授、胡更开教授、韩杰才教授)和41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与会,就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交流,并就固体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如何提升学科在国际力学界的地位、如何兼顾学科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如何完善研讨会的组织形式与内容、青年学者的成长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和詹世革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并对年轻学者如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与会代表感兴趣的问题做了报告。

520091028~30日,在浙江大学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浙江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王玉芝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和詹世革研究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院长符松教授、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教授以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郑耀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长张涵信院士来信对本届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来自全国十七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三十余位流体力学青年工作者汇聚一堂。会议旨在促进流体力学青年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流体力学在新时期的关键问题。与会代表就流体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前沿领域、与国家需求的结合、青年流体力学工作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研讨和交流。

62008920~23日,在陕西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旨在深入交流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已取得的成果,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促进青年学者间的交流,加深青年学者对履行历史使命的责任感。研讨会代表有50余人,其中包括特邀代表10人,青年代表4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近30个单位。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42篇,在会上做学术报告共36人。内容覆盖了动力学与控制的4 个分支学科: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分析力学和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不仅涉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还涉及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不仅有高深的理论研究,也有复杂的实验研究。充分体现了与航空航天、机械、建筑、信息、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72009727~28日,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召开了第3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财经学院承办。会议代表主要为动力学与控制学科40岁以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共42位。会议还邀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孟光教授、石家庄铁道学院副院长杨绍普教授、同济大学徐鉴教授、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王在华教授等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特别邀请了老一辈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启韶教授出席。会议内容覆盖了动力学与控制的多个分支学科: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分析力学、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复杂网络的动力学与控制等,不仅涉及学科发展的科学问题,而且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有深入的理论研究,也有复杂的实验研究;充分体现了动力学与控制学科与航空航天、机械、建筑、信息、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82008126~8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和IEEE UFFC-S主办,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正式代表共计216人,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会议安排了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专设了3个平行的学生会场,组织了专门的委员会对学生报告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评出了12名获奖论文。报告涉及了压电材料的多场耦合、压电结构分析、弹性体波与表面波、材料制备与合成、缺陷分析、失效分析、超声监测、器件设计和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会议在促进学术交流、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后备力量的成长以及扩大会议的国际影响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为力学分析与器件设计搭设了联系的桥梁,并受到了国内外主要压电器件厂家的连续支持。

92009820~22日,在北京召开了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浙江大学杨卫教授、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秦庆华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以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90余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中国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来自清华大学等的一些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全文54篇,收录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中。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31个邀请报告。与会代表对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的新进展、新方法与新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此次研讨会对于促进我国在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领域的发展,以及加速我国力学学科人才培养的科学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02008127~29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了2008力学中青年科学家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中国力学学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研讨会邀请了白以龙院士、杜善义院士以及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长江学者为主体的29位优秀中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旨在就探索力学新分支和新材料应用中的新问题、新现象;强调力学和材料、创新与应用、以及理论与工程的结合;围绕力学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国际前沿领域所关注的科学问题、以及结合国家需求把握力学的机遇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加深中青年学者对履行历史使命的责任感,促进学者间的交流。

11200813~7日,组织召开了第八届断裂基础国际会议(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damentals of Fracture,简称ICFF-VIII),在我国的香港和广州分两个阶段召开,其中13~5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16~7日在广州市召开,这也是该一具有广泛影响的系列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ICFF-VIII会议主席为香港科技大学张统一教授、中山大学王彪教授和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或地区的142名学者参加,其中包括不少国际著名学者。本次会议重点关注断裂理论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理论研究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大会涉及工程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以及电子器件和电子封装等领域,涵盖了在原子尺度、细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上的断裂、损伤、蠕变和疲劳等问题的最新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本次会议收到的会议全文,经过严格匿名评审,部分刊登在三个学术期刊《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的专刊。

12.参与组织了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成立了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工作委员会,对沙龙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探索。例如,沙龙由不同学校轮流承办,并不局限在北京召开,这样沙龙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扩大了沙龙的影响。其中,第51次沙龙由河海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承办,第52次沙龙由北京交通大学承办,对生物力学、重要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研究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53次沙龙于20091230由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组织,邀请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詹世革研究员做了邀请报告,来自北京、天津和国外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