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6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13日

封面故事:
 
种群多样性的重要性

 

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很大,但一个物种内的种群多样性也很重要,并且经常被忽视。对关于返回阿拉斯加布里斯托尔湾的红大麻哈鱼的超过50年的数据所作的一项分析,正好反映了这种所谓的“组合效应”(这种说法是与金融市场上风险传播的一种类比)有多重要。红大麻哈鱼捕捞业是美国最脆弱的鱼类捕捞业之一,其中60%以上的红大麻哈鱼来自布里斯托尔湾。这里的渔场由数百个孤立种群组成,这个事实使得所观察到的种群变化只有单一均化种群可以预见之变化的约一半,而且数值模拟的预测结果是,一个均化种群所面临的渔场关闭风险是非均化种群的10倍。就渔场管理来说,这项研究工作表明,降低孵化场对遗传多样性的均化效应、在混合种群渔场中保护弱势种群不受过度捕捞和维持生境网络应当作为优先任务来抓。
 
怎样让“大爆炸”理论
 
在近距离也成立
 
关于宇宙演化的“大爆炸”相对论理论,在大的尺度上对我们不断扩张的宇宙作了很好的描述。但在距地球较近的、我们能够仔细观测星系性质的地方,其预测却有问题。例如,我们相邻宇宙空间中的一些最大星系是在不太拥挤的区域被发现的,这与标准模型的预测是相反的。被称为“Local Void”的区域所含星系要比人们所预料的少很多。如果假设物质形成星系和星团的速度快于当前理论所允许的速度,那么对附近星系的观测结果就比较容易理解。
 
低氧条件帮助细胞存活
 
活细胞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响应机制,以帮助它们在氧含量较低的条件下(主要是在被称为“低氧诱导因子”HIF的一个转录复合物控制之下)存活。癌细胞也利用HIF来适应肿瘤环境;高HIF-alpha水平在固体肿瘤中是常见的,而且由于不明原因还与预后较差相关。现在,在对模型生物线虫所作的一项研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已被发现。这项研究表明,HIF-alpha抑制p53调控的细胞凋亡(或称细胞自杀),后者通常阻止其中DNA已受损的生殖细胞发生癌变。令人吃惊的是,HIF只在两种神经元中发挥作用,激发一种在线虫的很多其他细胞中抑制细胞死亡的酪氨酸酶。
 
独立于Dicer被处理的
 
一组微RNA
 
被称为“微RNA”、在调控基因表达中发挥作用的一类小RNA是作为较长序列被转录的,它们被处理后而产生成熟的形式。两种核酸酶Drosha和Dicer依次发挥作用,来将微RNA修饰成所需的大小。现在,微RNA的一个子类(以在红血球生成中所涉及的miR-451蛋白为代表)被发现是独立于Dicer被处理的。其二次解理是由Ago2完成的,后者是一种Argonaute蛋白,它是将微RNA和信使RNA方向保持一致的复合物的构成部分。动物Argonaute的核溶解活性是深度保守的,尽管在由微RNA引导的基因调控中Argonaute所起的作用里它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海洋沉积物中甲烷的转化
 
大量强效温室气体甲烷在海洋沉积物中被嗜甲烷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转化成二氧化碳,从而阻止它们向大气中释放。认为这个过程背后的反应是“反方向的甲烷生成”反应(正常情况下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古细菌酶“甲基辅酶M还原酶”MCR在能量条件不好时在“错误”的方向上发挥作用)的假设,由本期Nature上所报告的实验获得了支持。来自名为“Methanothermobacter marburgensis”的甲烷热杆菌的纯化MCR,被发现在平衡状态下能将甲烷转化成甲基辅酶M,转化速度与对活体中甲烷厌氧氧化所估计的速度差不多。
 
决定加勒比“安乐蜥”演化的因素
 
自然选择的实验验证很少见,因为人们充分了解、足以能对选择目标作出预测的体系几乎没有。但加勒比名为“安乐蜥”的蜥蜴是个例外。几十年的研究产生了对这个类群的选择目标(身体大小、四肢长度)及选择媒介(竞争、捕食)的精确预测。作为对自然选择的一个验证,Ryan Calsbeek和Robert Cox在六个加勒比小岛上对“安乐蜥”进行了大规模的种群操纵。虽然捕食者的存在的确影响蜥蜴行为,但有利于更大体型、更长的腿和更强体力的蜥蜴种群不断增长的密度。看来,物种内竞争对于决定这些蜥蜴的演化来说似乎要比捕食更为重要。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