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首页 > 学会动态 > 理事会

第七届理事会在京常务理事会第5次会议纪要

发布日期:2006年02月15日

    2006年1月1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在京常务理事会第5次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崔尔杰;副理事长:杨卫、李家春、苏先樾、王自强、贺德馨;秘书长:樊菁、冯西桥、王建祥、施岳定、杨亚政;常务理事:黄永念、袁明武、孟庆国、方岱宁、张永发。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理事长崔尔杰主持,崔理事长首先传达了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和他参加这次大会的感受,并建议全国力学科研工作者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的核心技术,提升相关领域整体技术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做出力学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贡献。会议分5个议程进行:
    1.学会2005年工作汇报及2006年工作设想
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亚政就中国力学学会2005年的工作及2006年工作设想向理事会做了汇报,2005年,学会共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其中国内会议17次,国际学术会议3次,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青年学术沙龙等。参加学术会议的人数约4000人次,其中国内代表约3600人次,国外代表约400人次。通过会议交流的论文约4800篇,学会16个期刊共发表论文近3000篇。报告分7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学会一年来在组织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做好科普工作;加强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
●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 (CCTAM’2005)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学术沙龙
● 申请主办两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
● 第四届泛太平洋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PRCR4)
● IUTAM 高级研讨会――纳米结构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微尺度力学
●申办第12届国际断裂力学大会(ICF12)
●《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发展情况介绍
● 2005年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
● 沿着爱因斯坦的足迹夏令营科普活动
    通过这些学术活动拓展了广大力学工作者的业务视野,给国内同行以及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充分利用了学科的优势与资源,相互借鉴与合作,深受广大力学工作者和会员的欢迎,同时中国力学学会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学会通过创新改革学术会议的方式,增加了学会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力学工作者和主管部门的承认,中国力学学会在2005年共获得了三项奖励:
1)获第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奖,这是我学会连续三届荣获此奖项;
2)《力学学报》英文版连续两年获科学院期刊资助特等奖,连续5年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支持期刊;
3)《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力学与实践》获中国科协期刊专项资助。
最后,报告明确了2006年学会及今后的工作计划:
● 继续增加学会凝聚力,做好会员发展和服务工作
●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做精学会学术会议和学会期刊
● 推动国内外实质性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 做好理事会换届和学术大会’2007(学会50年大庆)工作
● 进行学科发展与产业需求的调研与规划
● 加快学会的现代化、网络化进程,吸引高水平的学会专职人员
    报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首肯,学会办公室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肯定了学会一年来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同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杨卫副理事长建议我们要再进一步配合中国科协的工作从而充分争取科协对我学会的经费支持,也建议力学学报中文版今后应努力争取EI录用(我们刚刚得到通知,该期刊已于2006年1月12日被Ei收录);李家春副理事长提出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包括在中国科协、基金委、期刊来宣传力学,加强力学科研工作者的团结,从而进一步扩大力学的影响;王自强副理事长指出我们应考虑建立“国际力学中心”,提高力学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提升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建议学会要多做一些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力学科研工作者的团结;苏先樾副理事长提出应在中学生力学竞赛上多下功夫,加大支持力度,另外还要进一步扩大学会海峡两岸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活动的影响;黄永念先生认为2006年学会换届时理事会应选一些能够积极热心于学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并且力学应参与到国家重大工程中;袁明武先生建议学会今后下大力量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如何将我们的成果在国际上展示并得到认可,让国际上更多的了解我国力学,从而促进力学学科在国内和国际上发展;方岱宁先生强调青年工作委员会应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使青年力学工作者在力学界活跃起来;孟庆国先生建议学会应将重大活动落实在国家的重要需求上,做好大工业和产业的调研工作,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学会来做一些有益事情。
2.书面交流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期刊编委会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力学学会各分支机构之间的更好沟通和了解,以利于今后更加好的开展学术活动,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编委会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上报学会办公室,为了便于交流工作总结将刊登于2006年第1期会讯上。截止至05年12月31日,大部分专委会、工作委员会及编委会均提交了总结,还有少部分没有按时提交。会上学会将上报的总结发给大家,请大家回去仔细阅读后将意见反馈给学会。
3.讨论并通过2006年学术交流活动计划
   李家春副理事长将各学会分支机构上报的2006年国内和国际的学术活动通报给大家,共计21项,大家经过认真讨论,全部通过,其中国内交流活动18项,国际交流3项。
4.讨论“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编委会管理条例”
   为了加强和促进学会下属分支机构的规范运作和依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交流方面的优势,从而在推动力学学科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制定了“中国力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编委会管理条例”,大家就条例的内容逐一讨论,并最后通过。
5.讨论第八届理事会改选事宜
   苏先樾副理事长就第八届理事会改选的有关事宜向大家征求意见,并讨论通过了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换届选举方案及选举工作进程:
选举方案:
(1)根据学会章程和参照前几届选举的办法,第八届理事会的产生仍采用通讯方式,无记名差额选举。
(2)理事候选人名额分配范围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直属专业组、工作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及常务理事会掌握的机动名额。
(3)有选举权的范围:地方学会代表,团体会员代表,第七届常务理事。
(4)各地区候选人和代表的产生:按照全国行政区域划分,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为“单位”或“选区”,按照所报的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人数比例分配的理事候选人名额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理事长主持提名,提出该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候选人并推举出参加投票的代表。各地区的市级学会不再另外分配名额,由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会统一考虑。提名的方式可以是召开代表大会、会员大会,也可以用更方便的、适合本地区会员所接受的其他形式民主产生并经所属会的常务理事会通过。候选人和代表确定后由各地区学会填写名单,并填写候选人情况介绍和有关表格,盖章后按规定时间报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汇总。各专业委员会的候选人应在各专业委员会内经一定的民主方式产生。以上所提的候选人均应为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5)理事候选人的条件: 理事候选人应是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有真才实学,在科学技术中做出成绩,学风正派,有一定影响,热心学会工作的力学工作者。要适当考虑各学科、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的需要。根据学会章程,理事与常务理事的组成要体现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每届新当选的理事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连任理事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2;新当选的常务理事不少于总数的1/2,连任常务理事应不少于总数的1/3,以保持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并培养新的学会工作骨干。学会章程规定:理事长与秘书长任期四年,不得连选连任,但隔届可以重新当选。理事与常务理事任期四年,理事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三届,常务理事任期不得超过二届(但新当选为正理事长的可再延长一届),隔届可以重新当选。
(6)选举理事:
1.第七届常务理事会根据各方面的提名,统一研究,确定第八届理事会候选人名单,由学会办公室制成选票,连同候选人情况介绍,按照各地区分配的代表数统一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会,由各地方学会理事长领导组织投票,投票结果由各选区负责人封装后,在指定时间内,以挂号信寄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
2.由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监票并组织开票小组进行计票工作。选举结果通过《会讯》向全国公布,并上报中国科协备案。
(7) 召开第八届理事会,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选举工作进程:
1)2006年1月16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选举方案;
2)2006年3月20日前完成与各省市学会核对会员人数;
3)2006年4月20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确定理事名额分配方案;
4)2006年4月30日前向各省市学会发出选举方案和分配名额;各省市学会开始推举候选人;
5)2006年6月20日前各省市学会上报候选人名单及有关介绍材料(学会办公室需将上报的候选人名单发给在京常务理事);
(召开一次理事长、秘书长工作会议商讨有关事宜。)
6)2006年7月10日前在京常务理事会审查确定候选人名单并推荐改选大会上的学术邀请报告人选
7)2006年7月20日前向各省市学会发出选票和候选人介绍材料;
8)2006年8月10日前各地特快专递寄回选票;
9)2006年9月8日在京开票;
10)2006年9月12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公布和确认理事选举结果;提出常务理事、理事长、秘书长候选人名单。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