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11月19日《科学》杂志精选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06日

一颗不太可能的行星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人们已经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它在一颗源自银河外恒星的附近。这意味着该行星本身来自银河之外。这一发现可能会对我们目前对行星的形成和存留的理解提出疑问,因为这是人们第一次在一个金属极端匮乏而且非常古老的恒星周围发现的一颗行星。迄今为止,人们在金属匮乏的恒星(即这些恒星除了含氢和氦之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很少)或非常古老的恒星周围很少探测到行星。现在,Johny Setiawan及其同事在一颗金属匮乏的恒星周围发现了一颗巨大的行星;该恒星已经经历了恒星演化中的红巨星期,也就是当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已经扩大到其原先大小的许多倍之巨的时候。这颗新发现的行星与人们预计的情况不一致,因为它在扩张的时候通常已经被该恒星吞噬了。
令小鼠消瘦的新药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一种阻断胃饥饿激素(这是胃分泌的一种多肽)作用的治疗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及其他有益的代谢功效。Brad Barnett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能够干扰这种特别的多肽激素的药物。该激素已知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其中包括刺激胃口)而促使哺乳动物的体重增加。研究人员知道,胃饥饿激素是没有活性的,除非它携带了一条特别的辛酰基侧链,而该条侧链是在一个叫做胃饥饿激素O-乙酰转移酶(或称GOAT)的作用下被添加上去的。因此,Barnett及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叫做GO-CoA-Tat的基于肽的药物,并将其注射到被喂食高脂饮食的小鼠的体内。他们观察到,该药物改善了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并减缓了小鼠体重增加的速度;但令人感兴趣的是,该药物看来不会减少食物的摄入,这一发现提示,该药物所影响的是代谢而非胃口。
一种共生的色彩变更关系
对体形极小的豌豆蚜来说,它们的身体颜色关乎其生与死:其身体的红色及绿色形态决定了它们对野外不同的掠食者及寄生虫的易感性。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别的被称作立克次氏小体的细菌,这种细菌可将该昆虫的身体颜色从红色变成绿色;这一发现清楚地表明,遗传学之外的因素也可影响这种重要的身体特征。Tsutomu Tsuchida及其同事对法国的豌豆蚜的基因组进行了筛检。当时他们发现,有几个绿色的豌豆蚜会生出红色的后代。随着这些豌豆蚜后代的成长,研究人员注意到,该昆虫的身体颜色也从红色变成绿色。因此,研究人员开始调查已知的会感染蚜虫并影响其范围广泛的诸如对高温的耐受性或对天敌的抵抗力等特征的不同的内生菌。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过去未被认识的致病性共生菌。他们用抗菌素治疗以清除该蚜虫的其他感染以便聚焦于这种新发现的立克次氏小体。Tsuchida及其同事说,该立克次氏小体看来可增加蚜虫中的蓝绿色素的量,但一点也不会影响它们的黄红色素。
基因改良鲑鱼与FDA
Martin Smith及其同事披露,美国的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在考虑批准上市基因改良的大西洋鲑鱼的时候,它应该把如果引进该种鲑鱼的话,鲑鱼市场将会有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也考虑在内。在本期的政策论坛中,他们解释道,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目前的措施只是狭窄地检查每种基因改良鲑鱼与非基因改良鲑鱼相比时所具有的风险。但是,允许养殖基因改良鲑鱼可能会令鲑鱼跌价并使其产量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健康,也许还有环境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文章的作者写道,对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来说,一种更有用的方法应该是评估总体社会是否因为该新产品的上市而会比不上市变得更好Smith及其同事说,基因改良鲑鱼将是第一个批准被人食用的转基因动物。因此对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来说,设立先例并建立一种对完整的组合影响进行评估的审批过程是很重要的。他们还就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现在是否在法律上有权以这种方法扩大其分析进行了讨论。文章的作者提出,对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授权所作的一种宽泛的解读确实表明其可允许作这样的扩展。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