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编委会工作总结

首页 > 编委会工作总结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年《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13日

在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协和各主办学会的关心下,在承办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的编辑出版工作顺利完成,现将学报一年来各方面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学报的出版发行情况
2010年全年学报共出版12期正刊,共发表文章309篇,每期页码为160页左右,全年页码达1974页。各栏目发表文章的大致情况为:论文228篇,占73%;短文77篇,占24%,讨论3篇,约占2%,焦点论坛1篇,约占1%。发表文章中受各类基金资助的所占比例约65%。文章的发表周期为436天。2010年学报的政治质量良好,全年出版工作中未出现任何政治问题。编辑出版质量总体上比较好,未出现大的编辑出版差错。
2010年学报各期均能按时出版,按时发行,每期印刷量为2300册左右,赠阅发行量约2000册,其中付费订阅量约1300册。学报全文电子数据实行网络发布,除中国期刊网全文发布外,2010年学报网站进行了改版,也建立了期刊全文发布平台。
学报2010年的出版和发行发布工作为读者提供了比较周到的服务,为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也应该看到,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报一年的刊载量总体与去年相差不大,但这几年也有一个渐变的情况,就是学报发表的文章篇幅似乎更长,每期发表的文章篇数似乎更少,这个情况与我刊近几年对发表文章的篇幅采取比较宽松的要求可能有关。单篇文章的篇幅长,在申请页码一定的情况下,每期期刊刊载的文章数就少。因此文章篇幅逐渐变长的情况值得关注,在满足一些确实具有丰富内容文章的更长版面要求外,对选用文章应有一个引导的篇幅上限要求。
2、2010年学报文章的发表周期显得过长。这两三年内,学报文章的发表周期在持续加长,编辑部两年前已经注意到该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2010年学报采用了更加严格的选稿标准,全年选稿276篇,已少于今年出版文章数309篇。文章发表周期长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录用的稿件多于发表的稿件,造成稿件积压;另一方面是稿件审理和稿件编辑出版的时间过长。我刊的文章发表周期变长也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前者。学报稿件的选用主要决定于稿件本身的学术质量、期刊选稿的学术质量标准和学报稿件的积压程度等因素,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因稿件积压就一个月不录用稿件,也不能因急需稿件出版就大幅提高录用率,这样都不利于保持学报的学术水平,选用稿件是一个需要经验的决策过程。另外,稿件的选用效果又有一定时间的滞后,所以要做到学报选用的稿件准确满足实际刊出需要有客观困难。这两三年,学报连续出版专刊占用正刊的期次,也是学报文章出版周期加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稿件选用率不变的情况下,每占用一期正刊,文章的发表周期就会加长一个月。因此今后在占用正刊出专刊的问题上,需要有关方面慎重考虑。为了缩短出版周期,下一年度,每期适当增加一定的版面,每期增加刊载几篇文章,逐渐抢回一点出版周期时间是必要的。我刊的出版周期能缩短到两年前的1年左右是比较适宜的,因为学术期刊稿件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学术交流和提高论文学术质量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具有很大意义,另外要大幅度缩短学术期刊文章的出版周期在实际操作上也有困难。
3、学报一些栏目的稿件偏少,如讨论稿和焦点论坛,需要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组稿。学报的编辑差错仍时有出现,仍需全体编辑同仁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二、2010年学报的组稿和选稿情况
2010年学报组织投稿1448篇,绝大部分是自由投稿。所有选用稿件均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主要包括稿件的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外审和常务编委终审。全年共聘请了696位同行专家,组织了1836次稿件同行专家外审。经过审理,全年共选用稿件276篇,占全年受理稿件的19.1%,退稿1294篇,占全年受理稿件的89.1%。组稿工作对提高我刊的学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010年我刊的稿件采编系统升级后,新采编系统为学报组稿提供了更加丰富方便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编辑部组稿效率。经统计,2010年我刊各审稿阶段占用的平均时间为:初审8天,外审28天,稿件处理17天,复审10天,再审退修11天,选用退修28天,终审34天,由此可见,各审稿环节总体上比较紧凑,个别环节还需改进。
三、2010年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建设
1、对学报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
学报网站改版后内容更丰富,版面更活跃,功能更强大。新网站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网站宣传的内容比较齐全:既包括对期刊和编辑部的介绍,也包括对投稿和期刊订阅有关事项的介绍;既包括期刊编辑部信息的发布,也包括本学科专业领域和期刊出版领域的信息和资源发布。
(2)新网站建立了期刊摘要和全文的发布平台,文题和摘要信息实现了中英文发布。期刊电子发布平台的建立,使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拥有自己可控制和操作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利于编辑部进一步实现基于电子和网络平台的发行、发布推广策略。
(3)新网站实现了会员注册、管理和下载功能,既扩大了期刊网站的知名度,促进了期刊内容的下载和学术交流,同时也一定程度预防了过度下载,一定程度保护了知识产权免受侵害。目前网站的日浏览量达到了300次上。
2、对学报稿件采编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1999年《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自行设计开发了单机版的本刊稿件采编系统,2004年升级为专业公司开发的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经过10年的运行和建设,本刊的采编系统数据库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记录,大大地提高了我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鉴于本刊系统数据量的增大和采编系统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为保持我刊采编系统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将基于“客服端—服务器端”模式的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 升级为基于浏览器模式的JournalX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采编系统。下面是本刊升级后采编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新系统采用了专业公司的服务器,运行速度更快,安全更有保障。系统性能稳定性和方便性受到了我刊作者和审稿专家的好评。通过系统投稿和评审稿件的量有原来的70%左右上升到90%以上。
(2)新系统具有更强大的操作、查询、处理和统计功能。比如,现在我刊系统数据库已有稿件14000多篇、作者19000多人和审稿专家3700多人的信息资料,以及这些稿件的处理过程信息,这些信息有力地支持了我刊实现的小同行审稿工作,对准确评价稿件质量、对把握和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奠定了基础。要做到准确送审稿件和高效组织审稿,就要求系统有自如操作数据的功能,新系统在查询审稿专家方面,除提供按专业方面查询外,还可按相近稿件的审稿记录和录用稿件查询,大大提高了组织审稿的质量。本刊采编系统稿件送审界面
(3)新系统自动的统计和操作功能强大,为编者随时掌握期刊的定量状态提供了可能,有助于编者发现问题和调整决策。比如系统主界面显示了所有在处理稿件在各个流程阶段的状况,编者可一目了然知道各稿件的进程,系统会按照设定时间发送各种邮件和短信,大大提高了稿件审理效率。
3、加强了学报编辑出版制度的建设
组织讨论并制定了“《岩土工程学报》排版体例及Word实现”和“《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岗位设置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通过在编辑部内部组织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提高了编辑对学报出版工作各流程、各岗位职责和要求的认识,制度的约束,促进了学报出版工作的规范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报的质量,促进了学报工作的进步。
四、2010年学报的学术活动开展和参与情况
1、完成了本刊2010年黄文熙讲座的出版并举行了讲座报告
2010年我刊的黄文熙讲座主讲人是美籍华人石根华教授,2010年4月10日组织了黄文熙讲座报告,本刊编委和本专业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很好地促进了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扩大了本刊在本专业领域的影响。同时通过编委投票选举了本刊2011年黄文熙讲座的主讲人香港理工大学的殷建华教授。本刊黄文熙讲座已经成为了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栏目和讲座,在它的带动下,一些兄弟期刊和兄弟单位纷纷在本专业领域开办了讲座,大大地推动了本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2、组织编辑参加学报所属学科专业和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术活动
组织编辑4人次参加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和中国水利领域的岩土力学问题的学术会议。通过会议,一方面,编辑掌握了本学科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了本专业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的情况和研究进展,了解了本专业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的情况和建设进展,另一方面,加强了编辑与本专业领域专家的沟通和联系,扩大和巩固了我刊的优质稿件的来源和我刊审稿专家的人群。组织了1人次就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和我国沿海滩涂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组稿调研工作。组织编辑2人次参加国内、省内的有关科技期刊的业务交流和学习活动。
五、2010年学报工作取得的荣誉
1、2010年编辑部4人取得注册责任编辑的资格,2人通过了国家的出版专业中级资格的考试,取得从事出版行业的中级资格。
2、2010年学报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资助,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项目的资助。
3、2010年编辑部主任明经平同志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学会编辑银牛奖荣誉。
4、我刊发表的葛修润院士和陈生水主编的论文分别获得2010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