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武际可:沉痛悼念朱兆祥先生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02日

沉痛悼念朱兆祥先生

武际可

 

 

惊闻朱兆祥先生逝世,我们力学界又失去一位造诣很深的学者、失去一位贡献卓著、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失去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组织者与改革家。

通过前宁波大学副校长王礼立处我获知,朱兆祥先生(19212011)是1940年入党的老党员。1949年以后,他曾经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而奔走和辛勤工作。

195510月,根据陈毅副总理的手令,朱兆祥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在罗湖桥迎接留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并陪伴钱学森先生到一些地方访问和考查。随后1956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学森出任所长,钱伟长任副所长。而朱兆祥先生是所学术秘书,兼任力学所首任党委书记。他是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筹建力学所的元老之一。

1957年开始,朱兆祥先生在“反右派”运动中遭到了厄运。当他从报上看到批判钱伟长时,作为当时的所党委书记,认为应当去找当时的副所长钱伟长谈谈,一方面了解情况,另外帮助他认识“错误”。岂料这次谈话,给他带来了不幸。由于清华大学党委向上反映说中科院有人破坏清华的反右斗争,中央追查下来,科学院当然也挡不住,于是1958年作为严重右倾错误,朱兆祥先生被开除党籍,行政降三级使用。还好,没有戴右派帽子,发配到中国科技大学做一般教员。这一去就是19年。

1978年,胡耀邦抓落实政策平反冤狱,朱兆祥得知恢复他的党籍的时候,抱出一个纸包,其中是他被开除党籍这19年按月缴纳的党费,自己存在这个纸包内。现在他可以把它一并交给党组织了。这表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是有信心,对组织还是能够正确处理这一历史事件还是抱有希望的。正因为如此,他在这19年中,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教员,教书和研究是认真的,他开展了非线性弹性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爆炸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并且有讲义和专著问世。即使后来在合肥参加建校的烧砖劳动中也是认真的。他是我国较早投入爆炸力学研究和教学的少数学者之一。

文革以后,他出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85年又参加创办宁波大学,出任宁波大学的首任校长。

19892月有王淦昌等42位著名专家学者致中央信,朱兆祥是签名者之一。信中表示“以赤诚的爱国心”建议要“使政治体制改革(即政治民主化)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尽可能增加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等。这次上书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它也说明朱兆祥先生是一位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学者。

我和朱兆祥先生有过几次合作和接触。其中一次是1991年在他建议下,我们合作组织了一次“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的全国学术讨论会,参加组织的有四个人,朱兆祥先生领头,其余三人,余寿文、李国琛和我都比较年轻。那时朱兆祥先生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从年龄上说比我们要大出近二十岁,但是整个会议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与他谈话很随便,讨论问题时很虚心向我们这些晚辈“讨教”。记得那次会议上,他还出面请学会前理事长郑哲敏先生、当时的在任理事长王仁先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俊奎先生到会作报告,他自己做了一篇动力稳定性理论方面的综述报告。出席那次会的有来自全国的70多人,会后还出了一本文集。

记得在几个人一次讨论会务的间歇,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原原本本地向我们讲述198142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周培源先生的文章《访美有感》。那篇文章实际上是在四人帮倒台以后,周培源先生系统地阐述他对如何办学的看法的一篇长文。朱兆祥先生说,他看到这篇文章后,认真阅读并且仔细做了笔记,一下清楚了如何办学。他把这篇文章作为他后来办学,包括在宁波大学任校长时的指导。我向他介绍说有教育界的大腕曾经批判那篇文章,他不以为然地表示,学校就是应当这样办。后来的事情发展表明,朱兆祥先生的看法是对的。周培源的那些意见,不过是世人对办好一所大学的常识和最基本的条件。在我国的条件下不仅不能够顺畅实现,还受到无理的批判,恐怕正是我们教育症结所在。

现在朱兆祥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学界长辈和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位感染我们至深的正直的专家学者。朱兆祥先生永垂不朽!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