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ICTAM2012)于2012年8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的1560余名代表齐聚北京,共赴国际力学界的顶级盛会。这是世界力学家大会有史以来参会代表最多的一次。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白以龙院士担任。
本次大会由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IUTAM)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计29个单位支持与协办。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是“力学奥林匹克”近百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为了争取这一盛会在中国举行,几代中国力学人进行了20余年的不懈努力。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将是中国力学全面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将掀开中国力学发展的新篇章。
大会开幕式于8月20日上午举行。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主席Timothy Pedley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主席白以龙致开幕词。Timothy Pedley代表IUTAM向陈希、汲培文、胡海岩、白以龙等赠送了IUTAM标志礼物。
世界力学家大会是力学学科覆盖面最广、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盛会。本届大会得到国际力学界的广泛响应,共收到投稿2060余篇,最终接收1624篇,到会宣讲1261篇,是有史以来宣讲报告最多的一次大会。会议为期5天,学术报告包括:4个全体大会特邀报告,即大会开幕式、闭幕式特邀报告,希尔奖、巴彻勒奖特邀报告;16个特邀专题报告;6个前沿专题研讨会及其26个主旨报告;46个分支学科分会及其1200余个分会报告。
大会开幕式特邀报告和闭幕式特邀报告由中国的陈十一教授就“多尺度流体力学与模型”和美国的L. B. Freund教授就“固体热力学”分别演讲其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大会获奖特邀报告由本届希尔奖获奖者高华健教授(美国)和巴彻勒奖获奖者D.Lohse教授(荷兰)分别演讲了他们在纳米技术和湍流方面的获奖成果。
大会共安排有16个特邀专题报告,报告人来自美、英、法、中等9个国家;其中,中国的杨卫院士围绕石墨烯和纳米晶体力学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6个前沿专题讨论会,主题分别是:能源中的力学挑战,自然灾害的力学问题,生物系统的流固耦合,微流动器件的输运力学,可变体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材料模拟的小尺度效应。这些研讨的主题,均是当今力学发展的前沿问题。46个学科专题分会场,包括流体力学分支学科17个,固体力学分支学科17个,流固耦合分支学科12个。这些学科专题分会场的报告全面、广泛地展示力学各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8月23日晚,大会举行了盛大晚宴,由胡海岩理事长主持。期间宣布了下一届IUTAM主席由丹麦科技大学Viggo Tverggard教授担任。
大会闭幕式于8月24日下午举行。大会秘书长王建祥教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大会学术负责人方岱宁教授总结了本次大会的学术总体情况。随后IUTAM现任主席Pedley教授分别颁发了本届大会的IUTAM执行局流体力学最佳论文奖、固体力学最佳论文奖和海报宣读最佳论文奖,并宣布了第24届世界力学家大会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举行。
会议期间,IUTAM还召开了全体理事大会,完成了4年一次的执行局和大会委员会换届选举,我国学者杨卫院士当选为IUTAM新一届执行局委员,执行局成员共计8人,代表国家有:丹麦、英国、德国、法国、中国、以色列、美国和意大利。卢天健教授当选为IUTAM新一届大会委员会委员,大会委员会成员由30人组成。
本次大会在ICTAM2012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在ICTAM2012组织委员会的精心准备下,筹备工作历时4年,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大会的学术组织工作与会务组织工作得到了参会者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大会的召开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报、北京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日报、新华社、北京科技视频网、新华网、新浪网、人民网、中国科学院网、中国科协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了跟踪报道,起到了宣传力学学科的作用,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