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固体弹性波动力学新发展:从基础到应用”高级讲习班招生通知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8日

一、          高级讲习班的背景和目的
固体弹性波动力学,作为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从1821年弹性体运动的Navier理论建立开始,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悠久历史。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弹性波的传统研究领域,基本理论已经完备,并且针对典型问题,已发展出各种有效的解法。而且,弹性波动理论在诸如地震震源的精确测定、石油矿产的勘探、无损检测、声表面波器件、超声加工、隔振降噪等场合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以至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普遍认为,除了几个经典的难题(如非均匀介质的矢量波、固体非线性波、波动反问题等)以外,弹性波动理论已趋成熟,从而导致关于固体弹性波动力学的研究渐渐不再受关注,研究投入也显著减少。
然而,最近二十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探索自然能力的提升,各领域的科学家们面临着几乎共同的挑战:如更大或更小的尺度、更复杂的材料、更多物理场的相互作用及更精确的预测要求等。弹性波动力学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也同样面临着这些严峻的挑战,并促使其在研究中需要深入考察非线性效应、复杂本构关系、复杂非均匀材料和结构、微纳米结构的尺寸效应和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等复杂因素。当然这也为弹性波动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批准号:11342009)的支助下,北京交通大学将于201485-9日在北京举办为期5天的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固体弹性波动力学新发展:从基础到应用高级讲习班。邀请10位左右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担任讲习教授,讲授内容将涵盖涉声学微纳米电子器件、新型声学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弹性波动力学理论、最新成果及应用等。通过提供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短期课程学习,使学员掌握弹性波动力学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学科分支的理论体系,并促进其在工业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讲习班主要面向国内从事相关工作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为其提供与知名学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达到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促进我国本研究领域青年人才成长和研究队伍发展的目的。
二、          主要学术讲座
    由美国西北大学曲建民教授、德国锡根大学张传增教授、中科院声学所王小民研究员、南京大学程建春教授、武汉大学刘正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卢天健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胡恒山、中科院声学所李红浪研究员担任讲习专家。报告专题包括:声子晶体与声学超材料、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波动力学、多孔材料中的波传播和吸收、/界面波动弹性理论及应用、井孔声场与地震电磁场、压电器件波动力学等。具体安排见第二轮通知。
三、          组织方式
1. 招生对象:国内从事相关工作的青年学者以及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2. 招生名额:本届讲习班共招收学员120名左右,包括一定数量的旁听学员(原则上本单位和本地学员均作为旁听学员)。
3. 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申请人填写后附的注册申请,填写个人基本资料,提交个人简历。
由于名额有限,请申请人认真填写报名申请表(见附件),经所在单位或申请人导师审核签字后,务必于2014515日前(以邮戳为准)寄到: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力学系陈阿丽收,邮编:100044
或将盖章后扫描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邮箱ali6978@126.com
4. 录取:讲习班教学领导小组将根据申请情况,综合考虑地区、学校、学科以及申请材料提交的时间顺序,择优录取。20146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录取通知以及报到等相关事宜。
5. 学员待遇:本届讲习班将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内举办。讲习班将为正式学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生活与交流条件。
a.     为正式学员免费提供讲习资料、住宿、伙食等。学员往返交通费用由派出单位承担或自理。
b.     旁听学员宿、行自理,学校仅免费提供午餐。
c.      学员在学习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学员本人或其派出单位承担。
d.     学员在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北京交通大学和讲习班的规章制度。
6.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阿丽

          咨询电话:13811424935010-51682713

         电子邮箱:  ali6978@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力学系 

         邮编:100044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