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第一届“钱学森力学奖”拟授奖人选公示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19日

根据《“钱学森力学奖”奖励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第一届“钱学森力学奖”评审委员会评选,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确定第一届“钱学森力学奖”拟授予俞鸿儒院士。现将有关材料予以公布(附件)。
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内容的真实性、成果权属、获奖资格等问题提出异议,应以书面并实名形式向中国力学奖奖励工作秘书组提出。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奖励工作秘书组将会同评审专家,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异议提出者的身份将予以严格保密。
以单位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以个人名义提出的异议,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中国力学奖奖励工作秘书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洋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力学学会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电话:010-82543903
  传  真:010-62559588
  E-mail:liuyang@cstam.org.cn
 
附件:俞鸿儒公示材料
 
中国力学学会

2015年6月19日

 

 

俞鸿儒,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主要科学贡献
一、创建多种特色鲜明的激波风洞
1. 五十年代末开始研制激波风洞,限于当时的条件采用国外己弃用的氢氧燃烧驱动。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改变点火方式能消除制约其应用的缺陷。据此于六十年代末以极低费用建成大型激波风洞JF-8。赶上返回式卫星和战略弹头研制试验的急需,为解决研制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八十年代中,国际上掀起建造自由活塞激波风洞的高潮。俞鸿儒提出利用六十年代初意外发现的爆轰驱动技术建造性能更优的高焓激波风洞。在Groenig教授持下,在亚琛开始,接着在北京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实验后,德、中合作改建亚探激波风洞TH-2D,并建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JF-10。在中国科学院和863-2项目经费的联合支持下,JF-10风洞于1998年率先建成,迈出了不沿着别入足迹前行的步伐。爆轰驱动技术很快获得国际同行公认与采用。
3. 长期以来超燃冲压发动机只能采用污染试验气体。俞鸿儒提出大幅度延长激波风洞试验时间提供洁净空气试验。构思采用两种措施降低爆轰驱动能力来缝合分界面。一是缩小驱动段内径;二是采用乙炔或甲烷替代氢。中国科学院将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列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重大科研装备自主创新项目后,由姜宗林负责的项目组已于2012年建成该风洞。它将有力支持高超吸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受到国际同行和美国国防部的高度关注。
二、新颖激波管及应用
1. 俞鸿儒为三军医大研制的冲击伤试验激波管,与美国长达数百米的锥形激波管和欧洲的多驱动段激波管构成国际上三类激波管爆炸波发生器。我们的激波管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波形完整。它有力支持了我国冲击伤研究与发展。
2. 俞鸿儒分析热分离器内流动,发现是一种多激波管装置。从而深入了解其复杂的流动特性,促进其性能改进与工业应用。并将其用于冷却低温风洞气流,为降低现有低温风洞昂贵的致冷费用开辟了新途径。
三、其他有关工作
1. 九十年代俞鸿儒开展气动加热裂解制造乙烯研究,后来从钱学森留在CIT的文稿中,发现思路与其中一篇论文十分接近。区别仅为选定特定研究对象为化工基础原料---乙烯。
2. 十多年前路甬祥院长要俞鸿儒关注“高超”研究。从此开始探求高超吸气推进潜在劣势以及增大推力的新途径。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