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张杰: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4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上海视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当前,我国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面临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资本驱动创新效率、创新体制机制等关键问题。如何放大“三大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资源)、“三大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三大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企业高速成长和新产业高效传导)之间的乘数效应,是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创新中心对于驱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以美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东海岸以波士顿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西海岸以加州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轮番推动下,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五次科技和产业的重大变革,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并长期保持创新垄断地位。分析美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不难发现它们都具备“三大资源”“三大资本”“三大产出”等要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创新要素功能日益完善,这些成为支撑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但也应看到,我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仍面临不少问题,如创新型人才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要求;资本驱动创新效率亟待提高;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因此,如果能够加快提升教育、人才和政策“三大资源”,有效整合民间、国有和国际“三大资本”,更加注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传导“三大产出”,我国就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三大资源”“三大资本”“三大产出”是一个矩阵式有机系统。“三大资源”是投入子系统,其中教育资源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科学的政策资源是各类资源和要素发挥作用的保障,决定着教育资源投入向人才资源产出转化的效率。“三大资本”是转化子系统,其中三类资本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三者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把资本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三大产出”是产出子系统,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产生和快速转化会不断催生创新企业,并支持这些企业高速成长;创新企业有效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并促进整个经济系统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竞争力。各子系统之间还须形成良好的耦合关系,即只有将资源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各类资本持续支持创新活动,才能获得高水平产出。在这个矩阵式有机系统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乘数因子。系统的产出数量、质量和效率不仅取决于每一个元素,而且取决于它们之间良好的乘数效应。

我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放大上述有机系统的乘数效应。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应对“人口红利”减退的挑战,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在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渐减退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比较完备的优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腾飞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特别是加快高校综合改革步伐,推动高校根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改革育人体系。二是打破束缚资本与科技结合的制度桎梏。资本与科技有效结合能够产生强大发展动力。应加强各类资本与重点研究机构和大学科技资源的结合,完善协同创新政策和机制,以强有力的政策和便捷的路径安排,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资本与科技结合的协同创新红利。三是破除科技成果与产业创新对接的种种障碍。疏通创新链向产业链传递中各个环节的梗阻,依法保障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和跨地区流动。破除狭隘利益观,对科技之花在任何地方结果都应给予最精心的呵护、最衷心的祝福、最响亮的喝彩、最有力的支持。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转自:中国科学院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