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李佩:创新者永远年轻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7日

 

李佩,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偶像级”教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说:“李佩先生是一位普通教师,但是她一心为学生、一生为学生。”这位99岁的老人被一些白发苍苍的科学家尊称为“师母”,因为她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的夫人。

  更多时候,李佩被人们看作是一部“传奇”:她曾代表中国女性在国际会议上发出第一个声音;她是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80岁时,还站在讲台上为博士生授课;90岁时,她组织“中关村专家论坛”并亲自主持;从95岁起,她耗时三年,组织多位学者把钱学森在美国20年间发表的英文论文集,高质量地翻译成中文。

  北京中关村科源社区最南头的几栋三层青砖小楼,是这里最早的建筑之一。当年,钱三强、彭恒武、竺可桢、熊庆来、王淦昌和陈能宽等一批著名科学家都曾居住于此。195610月,郭永怀辞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教授职务,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郭芹回国后,就一直住在这里。

  这是李佩与郭永怀的家,无论何时她都舍不得离开。

  传奇

  李佩祖籍江苏镇江,父亲从英国伯明翰大学矿冶专业毕业回国后,全家迁至北京。1936年,在贝满女中毕业后,她报考了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女子文理学院,还考上了燕京医预科。

  但是,父母不同意李佩上大学,更不允许她上男女合校。经过一番抗争,父母妥协的结果是读北大,因为离家近,可以走读。

  1941年,李佩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来到重庆中国劳动协会工作。194511月,第一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巴黎召开,86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会员应邀出席。李佩因出色的组织能力,加之一口流利的英语,被选为中国妇女代表,并作大会发言。

  重庆工作时,李佩亲历了1946年的“较场口事件”。惨案发生时她就在现场,只因当时正为一名塔斯社记者做翻译才幸免于难。

  由于出众的才能,李佩得到了当时美国工会在中国教育项目负责人的赏识,被推荐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472月,李佩开始了在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留学生涯。正是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知己——郭永怀。

  彼时的郭永怀已小有名气——作为“航空之父”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博士毕业生,他受邀在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任教。

  在康奈尔,郭永怀从事的是当时最尖端的空气动力学课题——帮助飞机突破音障。经过努力,郭永怀和钱学森合作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两位年轻人在美国最好的大学相遇相知。李佩后来回忆:“我跟老郭倒也不一定是在康奈尔认识的,在西南联大时,我们彼此就知道有这么个人。”

  1948年,李佩与郭永怀在美国结婚。

  新中国诞生前夕,郭永怀刚刚发表奇异摄动理论——一种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难题而开创的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而驰名世界,他和钱学森一样,是美国不能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只能在焦灼中等待回国的机会。

  1955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美国政府不再禁止中国学者出境,李佩回忆——

  “老郭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老郭那时已经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许多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挂记那个贫穷的家园呢?老郭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55年,钱学森辗转回国。19562月、6月,他两次给郭永怀飞鸿传书:“快来,快来!……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

  终于,195610月,郭永怀拒绝了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当众烧毁了自己一部未出版的论文手稿,乘船踏上归途。

  郭永怀一回国,就和钱学森、钱伟长等投身于刚组建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随后,我国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

  19589月,中国科技大学创立,郭永怀担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还经常给力学系的学生授课。

  李佩回国后担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设在中关村的西郊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宿舍楼刚刚建成,条件简陋,她给人的印象是低调且细心。郭永怀的学生至今记得,那时郭老师包里总会有个苹果,是师母给预备的。

  后来,随着核武器研制步伐加快,中央开始在青海进行试验,郭永怀经常奔波于北京与青海间,频繁的高原反应,让50多岁的他显得格外苍老。李佩回忆:“那时,老郭从没跟我说过他干什么,我也不问。他经常出差,每次要出差了,就自己拿一个小手提箱,装一点衣服搁在里头,单位给他们几个配了个车,那时我一看到车停楼下,就知道老郭又要走了。”

  196410月的一天,郭永怀和钱学森、王大珩等同事一起吃饭,他们平时很少聚会,但那天显得特别高兴,还喝了酒。“事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在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李佩说。

  1968125日,郭永怀从青海实验基地乘坐夜航回北京报告一组重要试验数据,飞机回京途中发生事故,爆炸起火。

  当人们从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遗体时,发现他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二人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文件完好无损。

  郭永怀牺牲时,李佩正在外地工作,闻讯连夜乘火车回京。得知失事消息后,她没掉一滴眼泪。李佩的外甥女袁和回忆当时的情形:“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烈士,年仅59岁。在他牺牲后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创新

  教师是李佩最热爱的职业。l961年,她被调入当时位于北京玉泉路的中国科大讲授英文,开始了与英语教学的不解之缘。

  然而,“文革”爆发后,由于留美经历,李佩背上了“美国特务”的重大嫌疑。从1970年到1973年底,她都在已南迁至合肥的中国科大接受隔离审查,监督劳动,不能教课。直至1973年后,过年时才被允许回家,有时买不到硬座票,只能坐在车厢地板上回京。

  “文革”后期的197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外派留学人员,这些学员会被集中到中国科大培训英语,李佩幸运地被抽调出来教授英文。

  197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的郁文参观中科院合肥分院,偶遇李佩,得知她还在接受审查,十分惊讶:“这不对头,你该调回北京去。”

  一年后,李佩调动的手续办好了。而当时正为培训班上课的她不想半途而废,直到暑假课程结束才启程回京。那一次,她终于买到了一张软卧车票。

  “1978年,是我教学生涯的新起点。”那一年,李佩进入刚刚建校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从事外语教学工作。

  十年动乱,英语教学人才青黄不接。研究生院筹备之初,第一任院长严济慈找到李佩,邀她出任外语教研室主任。

  事实上,李佩这个外语教研室主任差不多就是个“光杆司令”,她手下只有三名北大刚毕业的“工农兵学员”,三人专业分别是英、法和德语,为800多名研究生开设外语课,这几个“兵”远远不够。

  招募,成为李佩上任的头等大事。

  有意思的是,许多“右派”教师被李佩请了来,黄继忠、许孟雄就在其列。

  黄继忠原是北大一名优秀的英文教师,后被发配到银川,与家人分离。李佩帮他又重新调回北京。上了一年课后,黄继忠告诉李佩,学生的英文已经非常好了,现在应该学好中文。于是,他又开了一门中国古典文学课。

  许孟雄则是人大的英文教授,划成“右派”后离开学校。1978年回到北京后,在海淀区教育局办的中学英文教师补习班上课。

  在海淀区一间矮房里,李佩问许孟雄夫妇的生活来源是什么?许孟雄说,补习班每月有40元收入。李佩就说,请你到研究生院教英文,每月80元工资,上课时可派一辆车来接。许孟雄说,不用了,我家离学校很近,可以走过去。

  后来,李佩得知了许孟雄的“大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北许南葛”之说,“南葛”是指上海复旦大学的葛传槼,“北许”即许孟雄。

  许孟雄上课时,一个“in”“on”的搭配能讲上两小时,妙趣横生。

  李佩说,外语教学决不能搞成“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必须同时重视“听、说、读、写”,而她尤其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结业有一个口试环节,要求考生用英语报告自己的所学专业内容、能解决什么科学和社会问题,李佩甚至书面邀请学生的导师前来听讲,并就有关专业问题进行提问。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晓棣教授回忆——

  “李佩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20分钟的学术报告,每学期都有70多名学生参加考试,这项工作至少要3个整天。到第一天中午我就受不了了,腰也塌下来了,真想第二天请个假歇一歇。可是我朝李佩老师那边一瞥,看见这位老人腰杆笔直,神情专注,并对每个演讲完的学生进行提问,我惊呆了。难道李佩老师是神仙吗?她就不累?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她,她说,当然累,但这是一场严肃的教学活动,教师精神饱满全情投入,才能激励学生出色地完成任务。”

  苗楠是李佩第一个博士英语班的班长。他回忆说,上学时有一位美籍华人外教邓洁贞,住在友谊宾馆专家公寓,李先生鼓励我们每周日到邓老师的住处交流互动,以此加强英语环境的熏陶,口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983年,还在读博的苗楠迎来了一个重要任务:为来中国教学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通信署首席科学家、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现代通信理论奠基人之一——Van Trees当同声讲课翻译助教。他出色的英语能力获得了中外双方的一致好评。

  李佩从不把外语看作工具课,而是当作文化课。她曾总结说——

  “大学英语要求‘四会’,但真正做到不容易。比如从阅读中,可以学到写作,所以我们挑选最好的文章做范例,让大家看好的文章怎么开头、发展和结尾的。这样,就可以学会写作的技巧。学英文不是让学生学会ABC。我们有些文章是谈科学前沿的,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有的文章是科普的,也许跟专业无关,但仍可以给你一些启发,比如人家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另外,我们选的很多文章是哲学方面的,有关为人处事之道,都希望给人启发。比如我们最近编好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英语教材,不是科技英语,这个教材等于文化课,有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也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研究生院的英语教学,不单纯是为了教科技英语,所以我讨厌有些人说我们科技英语办得如何如何。如果说我有点什么特色,那就是我好多想法都和当前的时尚相反。”

  中科院力学所王克仁研究员回忆,我们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去上李先生的课,那是一种享受。当讲到语言学家叶思普生某篇文章时,李先生会拿葛传槼的文章给我们看。葛传槼是中国人,但是英国人编牛津词典要找他;叶思普生,丹麦人,英语学得好,英国人学英语要跟他学。李先生拿这两个人的事例熏陶我们,培养我们的兴趣和信心。

  后来,教育部编写大学英文教材,需要一个搞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授,以便让大学英语教材与研究生英语接轨,李佩被请了去。于是我们看到,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教材,英语精读编委第一位就是李佩。

  谈到这位恩师,苗楠说,有一篇文章对李先生的描绘最准确也最凝练:“李佩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是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完美融合,她的生命中好像负有一种特殊的使命,在世间传播着爱和智慧。”李佩当年的学生,大多已成为国家栋梁,而仅本届中国科学院的领导班子中就有四位:白春礼、李静海、丁仲礼、方新。

  1997年,李佩78岁,女儿郭芹却因病辞世。中年丧夫、老年丧女,面对命运的波折,坚强的她没有因此缺过一堂课,依然提着录音机走上讲台,只是人更清瘦了,声音有些沙哑。

  创造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开学后,尽管李佩想了很多办法,但仍无法解决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

  时任中国科大党委书记的马西林对李佩说:“现在各大学和研究所都在招研究生,你为什么不招一批学生来自己培养外语师资呢?”李佩说,我没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我才是个讲师。马西林立刻说,不要管职称,能干就行,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呀。

  当时,多数学校都已招生完毕,例如,北外王佐良、许国璋教授,北大李赋宁教授等,都只能招一两名研究生,但报考的学生水平都很好,就将第二、三、四名“调剂”过来读研究生院的英语师资培训班,再加上为其他单位代培的,一共招收了25名。

  英语师资班的开课老师均是业界翘楚:叶君健讲翻译原理,美籍老师Mary Van deWater开语言学概论,黄继忠讲英美文学,许孟雄讲翻译技巧。

  李佩特意请外教Michael Crook给师资班学员上普通物理。她认为,作为研究生院的外语老师,应该有一点科学常识。

  Mary Van deWater给李佩带来了TOEFL(托福)试卷,李佩发现TOEFL考试更注重听力和阅读,她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并在国内第一个尝试用TOEFL方式出考题。

  博众家之长改进英语教学,英文师资班后来成为教育部办师资班的原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谈庆明研究员说:“李佩的眼光非常尖锐,观点极高,极其认真,尽管年纪大了,但她始终走在社会的前面。”

  1978年,郁文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邀请该校语言学系主任Russel Campbell(以下简称Russ)为中科院创办出国人员英语培训中心。

  李佩闻悉,UCLA派六位教师开课,其中一人担任组长,并要求研究生院也安排一位中方组长和六名年轻教师配合工作。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恰好1980年,研究生院第一期英语师资班学生毕业,李佩就选派六名毕业生参与其中工作,吸取经验。

  Russ每年都要来中国视察工作。1989年,他视察后对李佩说,美方教师对中方的派员很满意,而且他本人在给师资班学员授课时也发现,这些年轻人英语水平高,对国外的社会情况也很熟悉。

  Russ问李佩是如何培养师资班学员的,李佩详细介绍了招生及开课情况。Russ听后说:“你这是目的性很强的定向培养,不是一般的语言学,可以叫作‘应用语言学’。我在UCLA培养的学生也多是到学校教书,我回去后就把我们系改为‘应用语言学系’。”

  有了Russ的评价,1989年,美国一家语言教学研究杂志特意刊文,称李佩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不经意间,李佩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的一个新分支:应用语言学。事实上,在Russ的赞赏背后,是她多年观察与总结中国英语教学积弊之后的革故鼎新,是对英语师资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创新。

  创举

  197942日至5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教授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为研究生院讲授“统计力学”与“粒子物理和场论”。当他得知当时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尴尬境遇后,对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严济慈说:“为什么不派正式的研究生呢?这样做既可以得到学位,又能受到和美国学生同样的训练。”

  讲课时,李政道发现有些学生素质很好,于是采用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系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试题,给少数研究生进行笔试和口试,立即录取了5名学生,并于1979年秋送到哥大就读,费用均由该校资助。

  当年11月,李政道又向严济慈提出,继续接收中国学生到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其他几所院校读书,仍沿用之前的考试方式,哥大录取了3名,另外录取的10名分别到纽约州立大学等校就读。

  随后,李政道正式提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简称CUSPEA项目),自1980年起在全国招考,共进行了8年,每年均逾千人报名。CUSPEA项目影响很大,中国学生刻苦勤奋,赢得赞誉,美国各大学物理系纷纷要求接收中国学生,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1980513日,研究生院根据有关指示,成立CUSPEA招生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严济慈任CUSPEA项目委员会主任,他要求从报考、阅卷到决定名单的过程,都由专业人员主持,必须严格公正。

  作为CUSPEA项目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李佩的任务是拟定英语试题、组织阅卷和提供合格考生的名单。

  英语水平的最后一项测试是口试。李佩发现,考官们往往问考生选择去哪一所大学,为什么,对这所大学都了解些什么;阅读过哪几本物理方面的书籍;是否参考过某某期刊上某某物理学家的论文,主题是什么等等。她觉得,提问者注重考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方式新颖,被遴荐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得到保证。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数学家华罗庚之子华光回忆,最早称李佩为“先生”的是李政道,因为通过CUSPEA项目考试的学生成绩优异,在美国部分大学的推荐信中,英文水平证明书中只要有李佩的签名,都会得到认可。

  李佩因此赢得了李政道的高度赞扬,尊称她为“李先生”。

  在CUSPEA项目执行之前,为满足国内教育界科技人才的急迫需求,教育部公布每年全国选派500名优秀生公费出国深造。可是,500个名额分配下去,每个大专院校能有几名呢?

  出国留学成为一扇比考大学还要窄的门。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同年10月,研究生院美籍英语老师Mary Van deWater对李佩说:学生的专业都很强,英语水平也不错,为什么不让他们试试申请自费留学?如果能被美国学校录取去读博士,很容易得到资助。”

  李佩觉得Mary的话有道理,思虑再三,她和Mary去找时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的彭平。彭平是个敢于创新的人,果然,他思索了一番,同意了俩人的意见。

  “我反正蹲过两次监狱了,如果这事违背了国家政策,大不了再蹲监狱!你们先找部分学生谈谈,出了问题我负责!”彭平说。

  随后,Mary把申请美国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文件复印了几百份,立即引来200多名学生填写。李佩和Mary则负责给那些学校的招生办写信,说明了研究生院学生所受专业和英语训练的情况,以此作为他们录取的参考。

  当时,Mary考虑到发出这样一大批到美国的信件,国内邮局会感到奇怪,便利用寒假专门赴香港邮寄申请信。结果,申请的学生中有100多名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消息传出,北大、清华等校的学生也纷纷效仿。从此,新中国自费留学的道路被开辟出来。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13万人,单位公派1.55万人,自费留学42.30万人。从100多人到42万人,岁月流转,当初李佩等人的大胆开拓,何等勇气!何等功绩!

  公益

  如今,已经99岁的李佩仍然闲不住。527日上午,她又一次来到了北京北四环的某研究所会议室。老人端庄且健康,主持了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论坛。

  论坛的主办机构是“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牵头人为李佩和郑哲敏院士。研究会成员不定期邀请社会著名专家来做报告。每次活动举行,李佩不仅全程参加,而且还担任主持人。

  1999年,年逾80岁的李佩正式离开教学岗位。离休后,她依然保持着“做事”的习惯。

  李佩和桂慧君等一批女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其实就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的互助组织,是一个老年群体自主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社区。服务中心随时为社区老人提供必要服务,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起居。

  而从95岁起,李佩更是花了三年时间,组织她、郭永怀以及钱学森的多位学生,把钱学森在美20年做研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集,高质量地译成中文。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争执,一概由她亲自审阅并定稿。

  李佩说:“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注意健康,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尽可能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我没有崇高的理想,太高的理想我做不到,我只能帮助周围的朋友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研究生院1978级的学生朱学渊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对李佩有传神的描述——

  “李先生承庭家训,学兼中西,是科学院里很难得的一个美国通。她日日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应接国外知名学者,安抚外籍英文教师,有尊严而无傲气;对同学们亦从无疾言厉色,那清逸的身影中有着一颗慈母般的心,是院里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

  在人们的心目中,李佩是美丽的化身,是博学、爱心、优雅的象征,更是大胆创新、勇于挑战的象征。

  从研究生外语教学变革到创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从积极推动中美CUSPEA项目到开辟新中国自费留学之路,从为青年学生筑梦未来,到扶助社区中老年群体,李佩一路都在岗位创新、制度创新、角色创新。

  创新者,永远年轻。

  (王丹红、吕庆其、顾迈男、刘志峰、张苏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51126 10版)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