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新闻分析:期刊影响因子的“含金量”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2日

这是一个以标准衡量的世界。既然吃饭都有米其林餐厅评级作为参考,更何况严谨的学术科研成果。

期刊影响因子长久以来被学术界视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水平参考指标。在一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论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获得认同。然而,部分科学家已对这一指标能否真正反映单篇论文乃至作者学术水平提出质疑,加上每年发布这一指标的汤森路透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把相关业务转售给两家投资公司,影响因子未来能否继续维持其“影响力”令人存疑。

广泛影响

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信息,该公司已同意将旗下知识产权与科学业务作价35.5亿美元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Onex和霸菱亚洲投资。这一业务包括了世界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以及定期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其中的期刊影响因子是一本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参考。

新华社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汤森路透,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这一交易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在此之前该公司还会继续拥有并运营这项业务,“我们将在不影响这项业务开展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史蒂芬·柯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汤森路透用来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所使用的数据是否可靠本来就有一定顾虑,“我不确定汤森路透的这次交易是否产生影响,但这项业务的接盘方如果未来能够保证这方面的透明度也是一件好事”。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通常是以某一刊物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得出该刊物当年的影响因子数值。理论上,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影响力越大,所发表论文传播范围也更广。鉴于全球每个科研领域中都有大量专业期刊,如果有一个可靠的指标能告诉研究人员哪个期刊影响力更大,他们就能更高效地选择在一个高质量平台上发表科研成果。

但这又引申出一个现象,即许多科研机构、高校甚至学术同行越来越依赖影响因子来评判一篇论文甚至作者本身的科研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获取科研项目资助等机会。

业内争议

这种过度依赖影响因子的做法引起不少业内争议。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皇家学会等科研机构学者以及《自然》《科学》等期刊出版方的高级编辑,合作撰写了一份报告分析其中弊端,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案。这篇报告已在近期被分享到一个公开的预印本服务器上供同行审阅。

报告分析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11份学术期刊在2013年至2014年间所刊发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分布情况,这些数据也被用来计算2015年相关刊物的影响因子。

报告作者发现,多数论文被引用次数都达不到发表它们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数值水平,比如《自然》在这期间所刊发论文中的74.8%2015年获得的引用次数就低于这本期刊当年影响因子所显示的水平,《科学》的情况也类似。报告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期刊中有一小部分论文被引用次数非常高,导致影响因子在均值计算过程中出现偏差。

报告详细描述了如何更准确地计算出期刊所刊发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分布状况,并呼吁各家期刊将这些基础数据公布出来,减少学术界对影响因子的过度依赖。

史蒂芬·柯里是报告作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我们想强调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让那些评估科研成果水平的人将目光聚焦在论文本身。”他还鼓励大学等科研机构签署《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这一宣言就指出学术界不应该过度依赖影响因子。

他说,依赖影响因子来评价一个研究人员以及他所撰写论文的科研水平是一个“危险的倾向”,这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增加学术造假动机,鼓励研究人员跟风追逐抓眼球的科研成果以及抑制创新等。

未来趋势

目前,部分科研期刊出版方已在这方面做出改变。就在汤森路透宣布出售知识产权与科学业务没多久,美国微生物学会就公开表示,将不会在该协会期刊网站上公布影响因子。英国皇家学会以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旗下的期刊也开始定期公布与论文被引用次数分布状况相关的数据。

记者就此询问了《自然》和《柳叶刀》两家知名期刊的出版方。《自然》表示,他们的网站很快会进行更新,以便公布更广泛的数据指标,但目前无法提供更多这方面的信息。

《柳叶刀》则说,期刊影响因子是一个“不完美”但被广泛使用的指标,这份新报告提出的建议与其他一些评估科研质量的新方法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影响因子以外的新选择,“我们的编辑会定期探讨这方面的话题”。

汤森路透对影响因子的使用则表达了谨慎态度。该公司发言人说,汤森路透建议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估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影响因子如果使用恰当,仍是整体反映一本期刊所发表论文被引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当使用影响因子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留意许多影响论文被引用率的现象,包括单篇论文以及不同科研领域论文被引用频率的变化”。

尽管引来不少争议,但目前来看影响因子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指标,未来一段时间还很难被完全取代,毕竟在每年发表的大量论文面前,学术机构和学者本人仍然需要一个全球通行的标准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文献来深入阅读和评估。

柯里说:“我不认为我们短期内能彻底抛弃影响因子,我们所描述的方法也考虑到这个现实因素,但我希望我们的报告能让研究人员明白,对一篇论文来说还是应该关注它本身的质量,而不是通过一些期刊参考用的简化聚合指标对它进行评价。”

(转自:新华社)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