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人民日报:国内外“点赞”天宫二号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20日

9152204分,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为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太空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

发射圆满成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说:“天宫二号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浩瀚宇宙的飞天梦想,延展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航天梦是中国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的综合显现,航天梦助力科技梦。”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激发着一线航天人的士气与热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联合飞控试验队的一名队员说:“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准确入轨标志着决胜飞控任务攻坚战正式打响,我们将紧握接力棒,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24小时不间断地呵护天宫二号的在轨健康,用实际行动迎接下一个载人航天任务的到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111厂数控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王阳说:“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作为一名航天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一直以来,我们为祖国的航天领域和太空探索钻研并提供着关键技术。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说:“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重大进展。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成果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更多来自中国的力量。”

浙江大学青年职工周炜和家人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天宫二号发射的直播,她的手机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转发发射成功的好消息并“点赞”。她也转发了人民日报客户端制作的动态号外。周炜说:“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又一次证明了我国在重大科技工程中毫不含糊、稳扎稳打的气魄,这也是万众一心勇攀科学高峰的集中体现。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更将成为一种精神的引领,激励我们更加为国家而自豪,更加尊重知识,更加期盼未来。”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也吸引了国际媒体和航空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联社、《时代》网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主要媒体第一时间关注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新闻。CNN评论称,虽然中国的太空项目起步并不算早,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投入了巨大资源进行太空研究和人员培训,制定了包括探测火星、登月等在内的宏伟太空探索计划。

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戴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太空能力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射火箭和第一颗卫星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太空项目能够增加民族自豪感。这显然也是对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贡献。”

英国知名学术杂志《自然》15日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发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的文章,认为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朝未来建立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成功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近年来进展十分迅速,中国正变成全球科研人员测试空间科学理论的“激动人心之地”。

埃及官方通讯社中东社16日称,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为中国空间站之路奠定了基础。天宫系列的发射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领域技术在稳步提高,将成为国际空间站领域的重要一员。

泰国《民族报》文章称,天宫二号的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帮助中国在未来实现拥有载人空间站的目标,让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报道详细介绍了天宫二号的结构、装备情况,尤其提到其携带的空间冷原子钟,将成为目前空间最高精度的原子钟。《曼谷邮报》文章则称,天宫二号将极大丰富中国空间站建设经验,中国将最早从明年开始着手空间站建设。

英国路透社在16日报道中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太空计划。此次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与运行是中国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关键一步,这将为中国未来建设永久性空间站并运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正在向着太空大国迈进。

法新社在16日刊登的报道中详细地介绍了天宫二号。报道称,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更宜居,具备支持两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将开展14项太空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13项科学实验将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完成。按照计划,中国建成空间站的时间与国际空间站退役的时间比较接近,这意味着届时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巴西中国研究所所长罗尼·林斯对本报记者表示,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表明中国航天工业技术发展在突飞猛进,是中国为建设空间站迈出的关键一步。它有利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最终将造福普通民众。

南非科研工作者布莱克·巴瑞告诉本报记者,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步入世界空天科技强国行列。“近年来,中国在太空飞船、火箭发射、载人飞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强大的国力”,巴瑞说,中国空天技术的发展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更多福利,希望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能在未来促进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指出,中国计划未来建立大型空间站,天宫二号的发射是这一雄心勃勃航天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莫伊谢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航天技术上取得的进展令世界瞩目,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显然已经名列前茅。

(转自:《人民日报》)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