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0日
2016年第二次华东固体力学沙龙于9月23-25日在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华东地区十余所高校的30多位固体力学学者出席活动,围绕深渊科学技术及固体力学的若干基础问题开展了交流和研讨。沙龙邀请到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崔维成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K.M. Liew教授、同济大学徐鉴教授、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分别做特邀报告,另外有五名青年学者作邀请报告。
崔维成教授首先作题为“载人深渊器对固体力学的需求”的报告,介绍了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情况,分享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技术研发的科研经历和对科研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蛟龙号”、“彩虹鱼”等深渊载人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随后介绍了深渊载人器技术研发对固体力学特别是高性能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需求。K.M. Liew教授作题为“Functional Nano Materials”的报告,介绍了纳米材料在能源、阻燃技术、以及分子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利用密度功能函数法、第一性原理等bottom up方法对储能、阻燃和分子器件纳米材料进行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徐鉴教授作题为“蚯蚓型移动机器人的驱动、环境共融动力学分析和实验”的报告,介绍了蚯蚓型机器人在地震灾后搜救、环境监测、体内监测等受限环境中的潜在应用,提出基于单单元驱动源模型的移动和滑移分岔机制,对蚯蚓移动步态进行仿生建模和实验观测,实现了对蚯蚓型移动机器人仿生结构形貌和可控移动的优化设计。曲绍兴教授作题为“智能软材料力学”的报告,介绍了智能软材料在软体机器人方面的潜在应用,重点分享了在介电高弹体褶皱萌生机制、薄膜穿刺力学及其可控化、低温水凝胶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
五位青年学者邀请报告包括:同济大学杨帆研究员“泡沫铝充填薄壁锥形杆件的吸能性能研究”、浙江大学张春利副教授“考虑表面效应的雅典纳米板二维方程”、上海海洋大学王芳副教授“大深度载人舱材料相关性能研究”、中国科技大学朱银波博士“石墨烯纳通道内受限水的结构和相态”、上海海洋大学张律文副教授“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固体力学基础科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高性能材料设计、结构优化、深渊极端环境结构服役性能等方面在深渊载人潜水器技术中的重要性,最后崔维成教授还就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特点和实现路径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经验分享。自由讨论由浙江大学陈伟球教授主持。
报告会之后,对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彩虹鱼”载人潜水器深渊探测模拟中心、临港总装车间、“彩虹鱼”深渊科技产业开发平台进行参观和学习,亲身感受深渊探测技术的前沿特点及其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需求。
此次沙龙由浙江省力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和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承办,并得到深渊科技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86 10 6255 9588
86 10 6255 9588
office@cstam.org.cn
100190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
学会微博 |
力学科普 |
力学学报 |
力学学报英文版 |
力学进展 |
力学快报 |
力学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