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杨卫:科学基金助我国基础研究质量同步上升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30日

2015年的数据统计,世界上全部学术产出中,标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大概占11.5%。也就是说,世界范围内每发表9篇论文,便有1篇标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岁末年初,这一数据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感到颇为欣慰。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选编(六)》(以下简称“选编六”)正式发布。“通过这一对外展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的窗口,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所产出的成果数量多、覆盖学科门类广,基础性、创新性较强,数量与质量同步上升。”杨卫指出。

里程碑式贡献入选

基金委成立30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每五年出版一次,反映了我国每个五年计划中基础研究的优秀成果。

杨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在选编六中,我们主要遴选了‘十二五’期间的成果,共有107个依托单位、200项成果。”此次入选成果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亮点文章,或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级奖励或国际大奖,或对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潜在的重大影响和贡献。

其中,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入选。例如,自1986 年高温超导材料发现以来,基金委一直将高温超导新材料探索和超导物理机理研究列入优先支持领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取得了“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系列成果。科学基金对中微子研究的长期资助则助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中微子振荡模式。同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直接制取烯烃也作为优秀成果入选选编六。

杨卫指出,这些成果已经开始进入并在国际前沿做出重要贡献,在某些学科或领域引领国际风潮。“这表明,我国基础研究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他说。

重大项目推动学科交叉

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新的生长点往往在学科交叉处产生。“如何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真正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是我们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杨卫强调。

多年来,科学基金通过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推动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共资助重大项目94项、经费16.9亿元,重大研究计划17项、经费35.4亿元,在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中充分发挥了支撑与引领作用。

刚刚完成评估的“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推动了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该项目实施十年来,我国的化学生物学学科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散到整、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的提升,形成了较完整的化学生物学学科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国际先进行列。

未来,在“十三五”规划中,科学基金资助格局从“项目、人才、环境”调整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项目系列。杨卫表示:“融合项目系列就是要坚持把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破解复杂难题作为战略重点,引导科研人员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交叉研究。”

2016年,基金委还开始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目前,已批准资助3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直接费用为51170万元。

管理经验将延续

基金委成立30年来,六册选编中的成果表明,科学基金取得了良好成绩,与基金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根据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科学基金一直致力于鼓励创新、为科学家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杨卫表示。

在项目管理中,基金委则实行了集约高效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如按照人数与管理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基金委的管理效率远超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顶级国际学术资助机构;而在管理成本上,基金委仅有1%的财政经费花在自身运行上,99%的经费用于资助科学事业,NSF用以支撑自身运行的经费比例为6%

在科学基金的评审及管理中,基金委则一直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简化管理程序,避免频繁考核,尽力为科学家减负。

最后,杨卫指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作为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科学基金将分类推进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体现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基础研究和具有地区或行业特点的基础研究,通过促进基础研究达到“三个并行”来服务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转自:科学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