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科技信息

首页 > 科技信息 > 科技信息

杨卫:我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历史性跨越正在到来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6日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既是华丽的,又是艰难的。它需要高瞻远瞩地把握创新规律,认识到领跑特有的表现形式,并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领跑方向。

按照创新的阶梯发展规律,从低到高共有四种创新。效率式创新是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周密的管理体系、严谨的工艺路线和精准的资金投入,从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切入;开发式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集成创新来实现整合型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式创新涉及把现有的科学知识变成可实现的技术突破;颠覆式技术创新是最高阶的创新,它是在基础研究新成果与新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新变革,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实现全链条贯穿。上述前三个阶梯,仍属于跟踪式创新的范畴,只有到达最后一个阶梯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效率式创新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开发式创新已接近尾声,热点领域的高新技术式创新大都差人一步。现在,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一定要锻造以自主创新为利刃的颠覆式技术创新之剑。能让一个国家一举成为领跑者的颠覆式技术创新有四种类型:一是里程碑式进展,其在理论或技术上具有新一代的标志;二是源头式发现,就理论而言它就是文献计量学中引用树的分叉点,就技术而言它就是新开辟的技术;三是颠覆性发现,既推翻或升华了现有理论,又能碾压现有的主流技术,其标志是覆盖式的理论平台或由此而扬弃的技术链;四是从理论到技术的新贯穿,其标志是突然出现的、密布的专利群或新产业的孕育。

颠覆式技术创新要求极高,实现起来非常不易,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突破。首先要有思想理念的突破。以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荣,不能言必称希腊、贤必举欧美,同时在研究选题上不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题目。其次要有科学手段的突破。大科学仪器、大科学工程将成为颠覆式技术创新的基础。如何支持这些投入巨大、有回报也有风险的科学手段建设,将成为考验各个研究资助机构的试金石。最后要有评价体系的突破。现有的主观式评价(如常规的同行评议)基于对已有学术价值观的共识,现有的客观性评价来自对已有学术数据的延续。但若要遴选出真正的领跑者,需要采用非共识评价、颠覆性评价、创新度评价、交叉式评价等非常规评价体系。

讨论完理论,回到我国现实。到2020年或2030年,我国科技在哪些领域有可能领跑全球?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虽然无法准确判断,但可以从可能性和重要性这两个维度来作出预测。综合分析,在以下五个重要领域我国科技有可能率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一是智慧数据。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体量,而且具有相当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土壤;我国具有强烈的对超大数据进行智慧发掘的需求,这是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驱动力。同时,我国还具有发展智慧数据科学的人才基础。二是新物理。我国在低维物理方面人才济济,在低维超导、低维器件等方面孕育着新突破,在暗物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空间探测上已经占有先机。此外,我国在中微子物理上也有人才、装置和国际合作的优势。三是合成生命。化学生物学领域我国已快速地从跟踪走向并行,基因编辑的横空出世、对生命结构探测手段的大规模运用,都可能促进我国升级为合成生命研究的强国。四是量子跃迁。量子通讯方向是我国在该领域领跑的首选之路,量子计算则可能带来计算机技术的颠覆式发展而紧随其后。在量子化学、量子限域和单原子催化领域,我国学者目前已非常活跃,是另一个有希望的方向。五是人机网共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主流方向,我国科学家已经吹响向以人工智能2.0为标志的科技前沿挺进的号角,在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智慧网联动下的人网共济研究是人工智能的新方向。

我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到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值得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


(作者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转自:《人民日报》)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