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流变学

2018年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30日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在学会领导下、在专业委员会各位委员的努力和广大流变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流变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专业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流变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委员会内部建设

20181020日,在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召开期间,本届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专业委员会委员17人出席。会议由专委会主任郑强教授主持,主要议题包括:

1)听取了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承办负责人、湘潭大学罗文波教授对会议组织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了本次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评选安排。

2)讨论了“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和“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评选的有关问题,提出应与时俱进,进一步研究修订评选条例。

3)评选了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

4)研究了进一步加强青年工作的有关问题,专业委员会应该为青年流变学者的成长创造更好条件,例如在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上安排更多的年轻学者作大会报告、择优安排“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获得者在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继续在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上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等。

5)研究了本专业委员会的其他工作。

(二)学术交流活动

1)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

会议20181020-23日在湖南湘潭举行,由湘潭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流变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85个单位的268名专家代表与会。

会议设大会报告、分会场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湘潭大学周益春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浙江大学宋义虎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陆坤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俞炜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全研究员等六位学者先后以“高温CMAS腐蚀热障涂层渗透与非弹性变形耦合的破坏研究”“软黏土流变:试验、模拟及应用”“粒子填充橡胶材料流变行为”“地震的流变机制——地震原理新论之一”“用大振幅振荡剪切研究软物质的非线性流变行为”“缔合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为题作了大会报告。在5个分会场,围绕“流变本构与测试技术”、“聚合物及其加工流变学”、“电--光流变学”、“石油流变学”、“岩石岩土流变学”、“多相多组分体系流变学”6个主题,20位学者作了分会场邀请报告,101名学者作了分组报告。会议编印了《流变学进展》论文集,收录论文131篇。

开幕式上举行了《袁龙蔚文集》首发式。湘潭大学校长周益春教授、本届(第八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强教授和第五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罗迎社教授、第六及第七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晓鹏教授共同为《袁龙蔚文集》首发揭幕。袁龙蔚教授(1928-2004)是中国流变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第二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1985年与在北京大学工作的英藉华人陈文芳教授以及钱人元、周光炯等老一辈科学家共同发起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并组建成立了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先后创立了缺陷体流变学、加工工艺流变学、中医基础理论流变学三门新分支学科,为我国流变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袁龙蔚文集》从袁龙蔚先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选编而成,共37篇,约70万字,主要选编了在“缺陷体流变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022日下午,会议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礼,为“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3名获奖者、“第十四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10名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主任委员郑强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流变学事业的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流变学研究队伍,一批有实力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国际舞台发挥影响;这次会议规模大,论文水平高,报告质量好,学术氛围浓,特别是由于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们带头和示范,代表们都全程参与会议交流和讨论,会风非常好,会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2)开展了“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评选活动

根据本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评选条例》、《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评选条例(修订)》,本专业委员会20188月~10月进行了“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和“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的推荐和评选工作。“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候选人采取个人申报与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提名两种方式产生,“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候选人由流变学专委会委员推荐。本届有“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候选人1名,“中国流变学青年奖”候选人6名。经专业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第十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玲博士、河海大学肖锐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林宇博士;“第六届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空缺。有关评选的具体情况和获奖人的事迹,专业委员会已于1025日向学会提交了正式报告。

3)举办了中国化学会第31届年会流变学分会场

201855-8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分会场,涉及物质制备加工流变学,溶液、胶体与熔体流变学,流变学理论与模拟,电流变学与磁流变学,生物与食品流变学和油田与矿山流变学等内容。分会注册参会150余人,接收论文60余篇,安排报告42场(其中邀请报告22场)。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解孝林教授、四川大学傅强教授、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李良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俞炜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方波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劲军教授、长春应用化学研究生陈全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刘琛阳研究员等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场气氛热烈。墙报展示给研究生提供了自由交流平台。经奖励委员会评审,浙江大学夏鑫鑫、上海交通大学刘志伟、燕山大学陈盼盼三位同学获得最佳墙报奖。分会首次设立《高分子学报》与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两刊特色化发展报告,介绍期刊基本情况和出版工作

4)举办了“复杂流体多尺度计算模拟——科学与工业应用挑战2018高等培训研讨会”

会议925-28日在广州举行,由本专业委员会委员袁学锋教授担任院长的广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主办。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相关前沿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及复杂流体多尺度计算模拟进行了交流,并探讨了如何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asao Doi教授对Onsager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讲解;南京大学胡文兵教授介绍了Monte Carlo模拟分平衡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讲解了相关应用实例;日本东北大学Toshihiro Kawakatsu教授重点讲解了将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与微观分子模拟相结合;京都大学Ryohei Seto博士解释了用于描述悬浮液粒子尺度动态行为的模拟策略;英国卡迪夫大学Tim Phillips教授从连续介质力学角度出发,对复杂流体流动数值预测相关的一些困难和特性进行了讲解;京都大学Takashi Taniguchi教授讲解了多尺度模拟中如何将宏观模型通过速度梯度张量和应力张量与微观模型进行耦合。本次培训研讨会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复杂流体多尺度计算模拟前沿领域基本理论、方法和了解未来发展趋势的机会,并就计算模拟技术如何更有效地解决相关工程和工业制造瓶颈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5)举办了第十二届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

822-24日,本专业委员会委员俞炜教授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承办了第十二届复杂流体流变学研讨会。与会代表180人,会议的32个邀请报告和45个墙展报告展示了当前国内复杂流体流变学的研究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量的企业代表带着实际问题参与讨论,有效发挥了流变学作为联系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桥梁的作用。会场讨论气氛热烈,既交流了学术成果,又加强了友谊和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6)举办了系统流变学系列讲座

由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院长袁学锋教授组织的系统流变学系列讲座于20181227日在广州大学成功举行。会议邀请国际流变学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斯坦福大学Fuller教授就乳化、泡沫等界面流变学问题作了系列报告,并就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选题、流变学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如何破解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是Fuller教授连续第2年与广州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合作开设系列讲座。

7)组织参加了第七届泛太平洋流变学会议

610-16日,由韩国流变学会承办的第七届亚太地区流变学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亚太地区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333名代表参加,共收到论文279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7个,口头报告183个,墙报89个。经本专业委员会精心组织,我国共有33名(含台湾地区1名)代表出席,位居代表人数第三。这是自1994年首届亚太地区流变学大会以来,我国参会代表人数较多的一次。这一国际学术交流活跃的新景象,说明我国正步入国际流变学研究大国的行列。

8)组织参加了2018东亚青年流变学研讨会

该会议由中、日、韩、泰国轮流主办。本专业委员会委员俞炜教授是该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本次会议在韩国济州国立大学举办,参会人数在100人左右,我国17位青年学者参会,作了10个报告。

9)流变学科学普及等工作

818-22日,专业委员会委员俞炜教授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承办了2018年流变学讲习班。本专业委员会委员袁学锋教授、宋义虎教授、陈全研究员以及国际著名学者欧洲流变学会最高奖魏森堡奖获得者丹麦理工大学Ole Hassager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围绕流变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相关领域的问题与应用作了系统的介绍。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164位教师、研究生以及14家企业研发人员到会。

为了鼓励青年学生潜心流变学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流变学课题组毕业生在课题组设立了流变学长奖助学金,2018128日启动并颁奖。

10)在专业委员会网站(www.rheology.org.cn)上,刊载了两期《流变学通讯》(第1516期)。

二、2019年的主要工作计划

1、按照中国力学学会的部署,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

2、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中国力学大会流变学分会场”、“东亚青年流变学研讨会”等。

3、根据本届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进一步修订《中国流变学青年奖评选条例》中国流变学杰出贡献奖评选条例》,以体现我国流变学事业的发展要求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