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首页 > 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 MTS材料试验协作

2019年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5日

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力学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专业委员会委员、各成员单位和成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办公室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圆满地完成了2019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9年工作总结

办公室设在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常工作由委员会秘书主持。在2019年中办公室能及时传达、贯彻、执行中国力学学会布置的工作,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经常保持与专业委员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等。

2019年召开主任工作会议1次,全体委员会议1次、第四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暨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论坛1次,参加2019中国力学大会,组织了“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和“MS25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专题讨论会。具体情况如下:

1.2019年主任委员工作会议

2019 4 8-10 日,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2019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在合肥天龙湾璞悦酒店召开, 6人参加会议,其中邹定强副主任委员请假缺席。

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王建国教授主持,会议内容为:2018 工作总结;2019 年专业委员会工作安排;调整青年委员等内容。经过各位主委的充分讨论,形成如下决议:

12019523-25日,在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举行专委会第四届青年委员学术论坛。

2220198月,在杭州召开2019中国力学大会,专委会组织“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和“MS25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专题讨论会,各委员单位踊跃投稿,积极参加。

3)根据专委会青年委员参加学会活动的次数,调整青年委员名单。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王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      林卓英  上海交通大学    

蔡力勋  西南交通大学      孙俊才  大连海事大学

李荣锋  武钢研究院        王连庆  北京科技大学

2.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委员/青年委员会议2019826-27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主任委员王建国,副主任委员蔡力勋、林卓英、孙俊才、李荣峰,秘书长王连庆,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俊江等31位委员/青年委员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中国力学大会-2019召开之际举行的,部分委员专程前来参加全体委员会议。

会议由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王建国教授主持。首先,全体与会委员向青年委员、天津大学教授陈刚获得青年长江学者称号致以热烈祝贺!专委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王连庆向会议作委员会2015-2019工作报告,对第六届委员会2015-2019年期间组织的各类会议做了详细的总结;并对2020年的工作计划提出了建议。主任委员王建国向汇报了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出席委员会组织活动的情况,并部署了委员会换届工作。

与会委员们为第六届专委会的工作和换届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委员会的工作和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一致通过2020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1202004月在青岛召开第五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文春和闫相祯教授组织;

2202006-10月在台湾召开第六届2020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

3)参加2020079-12日在大连有孙俊才副主委组织召开的AMDP 2020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 Performance

4202010月在成都召开第13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会议由副主委、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蔡力勋、青年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包陈组织;

5202012月在北京召开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由秘书长王连庆组织;

完成委员会换届工作,在第七届委员会设立顾问委员会,由主任委员王建国组织;

6)组织编写专委会(协会)标准,由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主持,委员高怡斐和副主委李荣峰指导。

3.第四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暨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论坛

中国力学学会MTS 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于2019 5 2325日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承办。会议旨在推进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推广,搭建材料与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方面的学术成果、测试经验和操作心得等方面的交流平台,促进我国材料与结构测试与表征相关技术发展。本次会议共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等近 40 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 130 余位代表,围绕材料与结构测试与表征相关的多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本次会议主席、MTS 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王建国教授,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苗雷先生,学术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主任张哲峰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方、协办公司和承办方致开幕词。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庞建超副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王建国教授代表 MTS 专业委员会向与会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承办方表示了感谢,同时回顾了前几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并对青年委员们提出了殷切期望。苗雷先生向 MTS 专委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表达了感谢,并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欢迎和祝福。张哲峰研究员在致辞中首先对中国力 MTS 专委会搭建的学术平台表示了感谢,对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了欢迎,对会务组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更多的年轻学者们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要科学问题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学术会议邀请了 13 位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他们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蔡力勋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清华大学杨兴宇研究员、天津大学陈刚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郇勇研究员、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景国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孙成奇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徐武特别副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白江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申健副研究员、罗雪梅副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王鸿雨博士和北京睿拓时创科技有限公司孙胜洁工程师。报告人围绕材料或构件加工方法、性能测试方法、分析表征方法、微观损伤机制和寿命预测方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宣讲。本次学术报告涉及多种材料、多个主题、多种方法,报告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讨论热烈。

中国力学学会 MTS 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学术会议自 2016 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成功召开了四届,即首届 2016 7 月甘肃兰州、第二届 2017 11 月天津、第三届 2018 8月内蒙古包头和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在学术报告数量、报告人学术水平,以及参会人员规模均达到了最高,与会代表和专业委员会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对会议的支持,以及对会议组织者庞建超副研究员的组织工作倍加赞赏,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次会议同时得到了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睿拓时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会议决定第五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您定于 2020 5 月由西部或东部地区的青年委员组织召开,具体时间和地点待定。

4.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

中国力学大会-2019”2019825日至2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在本次大会上,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 “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和“MS25 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专题研讨会。

2019827日和28日上午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报告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306会议室举行,报告分27日上午和28日上午两个时间段。分会场邀请报告:西南交通大学蔡力勋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郇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庞建超副研究员,天津大学陈刚教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张亚军高工分别为分会场作专题报告,他们就材料与服役结构的压痕和压入试验:理论与应用基于电磁原理的微尺度扭转实验技术研究活塞和缸盖材料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质子交换膜面内双轴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研究,以及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不同模型应用分析进行了论述,专题报告精彩纷呈,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分会场报告主持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李荣锋教授、专委会委员张亚军高工、专委会青年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孟陆波副教授、金属研究所庞建超副研究员。

S14分会场共收到论文40篇,到会代表宣读告20余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技术、材料试验新技术及其应用、材料疲劳与断裂特性试验、环境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断裂力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寿命评估技术、失效分析技术及应用、全尺寸零组件试验、材料试验设备改造和维护、维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S14“材料与结构之力学测试分会场主席、MTS材料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科技大学王建国教授对分会场设置的意义,以及分会场涉及会议主题进行了说明,并对与会代表关注S14分会场,参与报告讨论表示感谢。

5.MS25 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

MS25专题研讨会以小试样等效理论、试验方法与结构服役安全评价为主题,收到报告摘要24篇,于2019827日下午和28日下午在杭州国际博览会举行。山东大学王威强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前副校长轩福贞教授、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侯晓东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包陈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赵玉津教授、Psylotech companyAlex Azgou博士、清华大学施惠基教授、KLA Corporation谢存毅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关凯书教授、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余伟炜博士等分别作了邀请报告,另8位代表作了口头报告,蔡力勋教授、王威强教授、侯晓东研究员、包陈副教授、余伟炜高工主持了MS25 研讨会,约80余名大会代表先后现场参加了研讨会,为了扩大小试样主题交流,在中国力学大会小试样百人群实时转播和报道了中国力学大会邀请报告和MS25,引起了与会代表和小试样微信群的关注和兴趣。

山东大学王威强教授着重介绍了基于能量法和DIC塑性区尺寸无需预设本构关系方程直接获得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压入方法,并介绍了以Johnson-Cook 修正模型为基础获得材料高温下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及通过接触面剪切机理与II型裂纹剪切等效提出的压入试验估算材料断裂韧度的估算方法;轩福贞教授介绍了在循环纳米压痕测试、非均一微纳结构的压痕理论以及通过原位力学试验技术揭示出微米单晶金属的特殊力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中科院金属所张哲峰研究员介绍了不同强韧性的 AISI 4340 高强钢表现出的拉伸性能、试样尺寸与断裂韧性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以及通过能量原理揭示出实验断裂韧性 、试样厚度与平面应变断裂韧性存在定量关系,进而提出采用小尺寸试样可以实现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估算;侯晓东研究员、谢存毅博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国际纳米仪器化压痕技术的进展,分别就纳米压入测试的尺寸效应、高温纳米压痕仪、连续刚度法CSM作了介绍,展示了纳米压痕技术的丰富应用。

   关凯书教授介绍了用于服役结构材料性能试验的SPT试样制备和试验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小冲杆试验预测各向同性材料3Cr1Mo1/4V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新方法;清华大学施惠基教授报告了采用微小试件和自制原位疲劳装置实现实时SEM观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不同晶向下微动疲劳过程中表面微结构损伤演化行为,并借助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不同晶向滑移线模式和裂纹萌生的差异;包陈副教授介绍了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三维裂尖等效应力场的表征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和小试样试验结果实现对RPV 结构断裂约束效应评价的研究成果;余伟炜博士介绍了基于PCVN小试样实现核电主管道材料动态断裂韧性试验与评价的研究成果。

DIC原理、微区成像畸变修正问题与DIC技术进展及微区细观DIC测试的MTS试验仪原理与应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赵玉津教授、Psylotech公司主管Alex Azgo博士作了精彩报告。中科院核安所信敬平、南京工业大学彭洋、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钟巍华及北京工业大学张晋分别就抗中子辐照钢CLAM小试样试验研究、焊接接头微区力学性能的获取方法、9Cr断裂韧性及镍基合金小试样原位拉伸与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作了报告,西南交通大学韩光照、刘晓坤博士及司淑倩、张希润硕士分别介绍了用于金属材料性能试验的锥压小冲杆、平面压入、球压入以及超弹性材料球压入的解析理论与应用进展。

二、2020年工作计划

1.20203-4 主任工作会议,地点:待定;

2.20204 202004月在青岛召开第五届青年委员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文春和闫相祯教授组织;

3.202006-10月在台湾召开第六届2020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

4.2020079-12日在大连有孙俊才副主委组织召开的AMDP 2020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 Performance

5.202010月在成都召开第13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会议由副主委、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蔡力勋、青年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包陈组织;

6.202012月在北京召开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由秘书长王连庆组织;

7.完成委员会换届工作,在第七届委员会设立顾问委员会,由主任委员王建国组织;

8.组织编写专委会(协会)标准,由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帅健主持,委员高怡斐和副主委李荣峰指导。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