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动态

2020年度力学通识教育与空气动力学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9日

20201218-20日,由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陆士嘉实验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力学与实践》编辑部协办的2020力学通识教育与空气动力学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23所高校的51名课程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和部分研究所代表出席了本次交流和培训活动。

研讨会主席李椿萱院士对本次交流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力学通识教育与空气动力学是目前航天航空类院校最应注重的教育教学科目,应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唐志共研究员代表空气动力学会发表了讲话。他表示,为了加强我国空气动力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经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研究决定,同意成立空气动力学教学指导组,负责定期组织空气动力学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实验教学等研讨,以及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师培训等工作。李椿萱院士、唐志共研究员以及崔德刚研究员,一起颁发了空气动力学教学指导组成员聘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欢迎来自全国的空气动力学教师参会,并对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陶校长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在教学建设、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一定能够对我校的力学通识教育与空气动力学教学水平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次教学研讨会有幸邀请到台湾淡江大学校长、航空太空工程学系冯朝刚教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针对空气动力学中的超音速问题做了详细的报告。报告中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相互验证,是两岸学术与科技交流的最佳典范,并提出了两岸携手合作的希望,受到参会者们的深度赞赏与认同。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中航工业科技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崔德刚研究员,他在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把航空院校办成高端人才的摇篮。指出:目前,发展大飞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标志性工程,航空学院力学专业要突出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建设航空强国靠的是高端力学人才,做好高端人才培养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爱国人士队伍。

来自23所高校的主讲教授分别就各自对航空航天类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体会、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陆士嘉实验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沛清老师主讲空气动力学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交流力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全面介绍我校空气动力学精品课程的基本情况、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还讲述了现代大学力学通识教育的意义,指出通识教育要和工程素养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的航空航天人才;清华大学钱学森班何枫教授介绍了该班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并展示了学生的突出成果案例;北京大学工学院史一蓬教授主要介绍了北大空气动力学课程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以空气动力学知识为例讲述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复旦大学的谢锡麟教授重点分享了如何利用基于曲面主方向的非完整基理论推导弯曲壁面上的湍流边界方程,并阐述了现有认识与体会;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杨永教授介绍了西工大空气动力学的教学模式发展情况,分析了如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以及取舍教学内容,还对课程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周宏伟教授介绍了该校空气动力学课程线上线下的建设情况,并从力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工程背景、学术背景与历史演化等方面讲述了对于学科发展的思考,并将自身学校特色与力学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课程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在会议进行中,部分教师针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对参讲教师进行提问,并共同进行探讨与研究。随后,部分参会教师针对如何继续开展更加深入的课程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更多的参会教师则围绕各个院校航空航天类专业空气动力学”“航天航空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及解决办法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参会教师认为此次教学研讨会为一线教师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会后,部分教师们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参观陆士嘉实验室。郭昊副教授为参观学习的教师介绍实验室的设备、实验管理和教学经验,并对D5风洞实验室进行讲解。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