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一1986年)
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倡导旋涡、分离流和湍流结构的研究。她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陆士嘉,女,萧山城厢镇人。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
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后,曾任4年中学教师。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洪堡奖学金。不久,因闻日军飞机侵华轰炸,毅然改学航空,时为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当年,正处在二次大战期间,在实验设施对中国学生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她用求解析解理论,解决飞机喷气发动机一个技术关键难题,其理论和实验结果完全吻合。1942年,陆士嘉《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论文被通过,获得博士学位。在德国留学期间,于1941年与张维(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结婚。
1946年回国后,陆士嘉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水工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任教。她学识理论精深,尤以粘性流体力学见长。她还关心、支持新兴流体力学分支理论研究,为发展磁流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分离流和旋涡运动为主体的流体力学做了大量工作。在教育工作上,她为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造就新一代中国科学家而呕心沥血。70年代后期,她重新翻译德国著名教授普朗特的《流体力学概论》(第7版德文本)一书,为中国航空事业作出卓著成就。
陆士嘉一生学习勤奋,重教育人,亦从事政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不顾疾病,仍努力工作,参加各类活动。应邀赴德国访问,被聘为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委员。陆士嘉教授早在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支持革命活动。她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团结知识分子、妇女和国际交往的工作。她曾多次出国访问,努力宣传新中国的成就,为发展我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1986年8月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