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理事会

首页 > 关于学会 > 理事会

丁儆

发布日期:2010-01-01

                 (1924—2013年)

    丁儆是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促进我国爆炸力学和爆轰学的进展和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对我国最早发明火药及火药的军事应用历史作了认真的研究;近期致力于爆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1924年出生的丁儆,17岁时考取浙江大学,1948年赴美国留学,攻读化学工程。1949年初,他和葛庭燧、侯祥麟等一同发起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积极组织留美科协响应祖国号召,推动留美同学回国,他自己也毅然中断学业,于19509月回到北京,应聘在华北大学工学院任副教授。与他前后回国并在北工任教的留美科协会员还有王守武、葛修怀、吴大昌、程光玲、胡为恒、刘淑仪、傅君诏、颜鸣臬、陈荩、陈荩、陈肖南、彭兆元、谢焕章、周政歧等。
50年代,丁儆在北工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弹药装药加工专业,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参加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起草了弹药、装药火工品和烟火技术等部分的规划;负责建立了在北京的第一个用于课题研究的爆炸实验室。50年代末期还与同事、我国女火工专家陈福梅教授一起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大爆破用毫米雷管和尖端武器用微秒雷管。
60年代初,他负责组建了力学工程系并任系主任;领导了对三种导弹战斗部的反设计研究,促进了我国导弹战斗部技术的进展;在王淦昌教授等的领导下,他负责组织领导了核武器使用的高能混合炸药及精密装药技术研究,并协助郭永怀教授主持爆轰物理组的工作。他的许多研究与试验都直接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平添了一羽腾飞的翅膀。
80年代初,丁儆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丁儆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988年以来,他致力于建设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丁儆在参与培养大批本科生的同时,还先后培养了12名硕士生、16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他的学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更光、博士生导师恽寿榕、汤明钧和著名学者丁雁生、梁德寿等。

2013年2月17日6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cstam.org.cn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力学系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长沙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力学系甘肃省力学学会长江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力学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